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燕客书诈

燕客书诈

西汉昭帝(前94-前74年)刘弗陵,汉武帝之子。昭帝即位后,姐姐盖主、哥哥燕王刘旦和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相勾结,让人以燕王名义写信诬告博陆侯大将军霍光擅自调动大将军府内的校尉,专权自恣,并怀疑他有政变阴谋。表示愿意归还印章,在皇宫内守卫,来观察、应付奸臣政变的发生。等霍光休息出宫那天,上奏给昭帝。转天霍光闻讯,入朝时在皇宫画室等候。昭帝看霍光不在,就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答道:“因燕王告发他的罪行,所以不敢上朝了。”昭帝命他上朝。霍光走上大殿,摘下帽子叩头道歉。昭帝说:“请大将军戴上帽子,我知道燕王那封告发信是编造的谎言,您是无辜的。”霍光问:“陛下是怎么了解到实情的?”昭帝说:“将军到广明亭去考察郎吏的业绩,调动校尉来,也用不了十天时间,此事燕王又怎么会知道呢?再说将军想要谋反,也用不着调动一个校尉来。”当时昭帝才14岁,尚书等近臣都为昭帝对问题的中肯分析而震惊。上书告发的那个人逃跑了,昭帝派人紧急追捕。由于汉昭帝明辨是非,霍光才没被治罪。后以“燕客书诈”为咏贤臣遭毁谤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68《霍光传》2935、2936页:“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郎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

【例句】:

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燕客书方诈,尧门信未孚。”


猜你喜欢

  • 萧娥

    唐.魏征等《隋书.后妃列传.炀帝萧皇后》:“炀帝萧皇后,梁明帝岿之女也。……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突厥处罗可

  • 爪牙

    比喻辅佐君主的文臣武将。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 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 参见:○股肱爪牙【词语爪牙】   汉语大词典:爪牙

  • 雪泥指爪

    同“鸿爪雪泥”。明王世贞《题包参军东游稿后》:“幽忧抱疾,块守蜗庐。雪泥指爪,托之梦寐。”

  • 一鼓之雄

    源见“一鼓作气”。喻指旺盛的锐气。唐元稹《加陈楚检校左仆射制》:“亦所以作万夫之气,增一鼓之雄也。”

  • 复礼克己

    见“克己复礼”。《晋书·李充传》:“非仁无以长物,非义无以齐耻,仁义固不可远,去其害仁义者而已。力行犹惧不逮,希止邈以远矣。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词语复礼克己】  成语:复礼克己

  • 不识丁

    同“不识一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彼所重王剧、王勔、苏味道者,一以钩党取族,一以模棱贬窜,区区相位,何益人毛发事,千古肉食不识丁,人举为谈柄,良可笑也。”【词语不识丁】   汉语大词典:不识

  • 摧朽拉枯

    见“摧枯拉朽”。清·昭梿《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无不立下。”【词语摧朽拉枯】  成语:摧朽拉枯汉语大词典:摧朽拉枯

  • 王掾黑头公

    源见“黑头公”。比喻年轻而有高才,少年得志。清吴伟业《寿总宪龚公芝麓》诗:“谈笑阮生青眼客,文章王掾黑头公。”

  • 遗危

    源见“遗安”。谓给子孙以利禄,其结果是给他们危厄。元张翥《古促促辞》:“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词语遗危】   汉语大词典:遗危

  • 凿空

    《汉书.张骞传》:“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中用“凿空”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