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

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犯,冒犯。校,计较。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子说:“自己有能也可以求教于不能的人;自己多知还要请教少知的人;自己实有所得,也看作虚无没有得到什么;别人冒犯,也不计较:以前我的一个朋友,曾在这些方面努力修养自己。”只有虚怀若谷具有很高修养而专心追求义理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晋书.潘尼传》:“知争竞之遘灾也,故犯而不校。”


联合 被人触犯却不加计较。语出《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歧路灯》:“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归。”※校,不读作xiào。△描写人心胸开阔,不与人计较。→逆来顺受 唾面自干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不平则鸣针锋相对。也作“犯而勿校”、“犯之不校”。


【词语犯而不校】  成语:犯而不校汉语词典:犯而不校

猜你喜欢

  • 宓贱邑

    源见“鸣琴化治”。称美治理有方的县邑。唐许棠《题闻琴馆》诗:“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 后苏

    同“后来其苏”。《封神演义》一回:“放桀南巢拯暴虐,云霓如愿后苏全。”

  • 尊师贵道

    见“尊师重道”。《资治通鉴》卷47:“臣闻明王圣主莫不~。”【词语尊师贵道】  成语:尊师贵道汉语大词典:尊师贵道

  • 行不踰方

    行为不跨越轨道,指行为端正。《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踰方。”【词语行不踰方】  成语:行不踰方汉语大词典:行不踰方

  • 尾大难掉

    犹尾大不掉。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见“尾大不掉①”。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所谓末大必折,~。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

  • 排沙简金

    排:除去。简:选择。犹言“披沙拣金”。《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云:‘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孙兴公:孙绰,字兴公,东晋文学家,以文才著称。潘:潘岳,字安仁。陆:陆机,

  • 食葚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毛传:“黮,桑食也。”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黮同葚。

  • 駏蛩

    《淮南子.道应训》:“北方有兽,其名曰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常为蛩蛩駏驉取甘草以与之,蹷有患害,蛩蛩駏驉必负而走。”后因以“駏蛩”形容关系密切、互相救助或狼狈为奸。唐韩愈《醉留东野》诗:“低

  • 抵鹊

    源见“荆玉抵鹊”。借指玉璞。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中吕四月》:“蕴抵鹊于文山,俨然孤秀。”宋王禹偁《酬种放君》诗:“千言距百韵,旨趣何绰绰。孰念气如虹,翻然轻抵鹊。”【词语抵鹊】   汉语大词典:抵鹊

  • 坠马髻

    同“堕马髻”。隋江总《梅花落》诗:“天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词语坠马髻】   汉语大词典:坠马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