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身何赎

百身何赎

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公元前六二一年,秦穆公卒,殉葬者百七十七人。良臣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亦在殉葬者中。秦人哀之,作《黄鸟》诗以悼。诗中每章都有“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句。后因以“百身何赎”、“百身莫赎”、“人百其身”作为沉痛哀悼死者的典故。

梁.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一见无期,百身何赎”。陈毅《哭叶军长希夷(挺)同志》:“你之牺牲是革命长恨,人百其身赎不回”。


其他 自己愿意死一百次,也换不回死者的生命。表示对死者的沉痛的悼念。语出《诗经·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悱)文》:“一见无期,~! 呜呼哀哉! 生死虽殊,情亲犹一。”后也指罪恶深重,难以抵偿。也作“百身莫赎”。


【词语百身何赎】  成语:百身何赎汉语词典:百身何赎

猜你喜欢

  • 拥树

    《史记.夏侯婴传》:“至彭城,项羽大破汉军。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罷(疲),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拥树乃驰。”裴骃集解引苏林注:“南方人谓抱小儿为雍

  • 坐针毡

    同“如坐针毡”。鲁迅《彷徨.弟兄》:“他坐着,却似乎所坐的是针毡。”

  • 井底坠银瓶

    同“井底引银瓶”。元郑光祖《倩女离魂》四折:“吉丁丁珰精砖上摔破菱花镜,扑通通冬井底坠银瓶。”【词语井底坠银瓶】   汉语大词典:井底坠银瓶

  • 夜半深池

    源见“盲人骑瞎马”。形容处境非常危险。清王夫之《广遣兴》诗之四十四:“障泥拼取前溪滑,夜半深池纵瞎缰。”

  • 挂冠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侯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

  • 存而不论

    原指对某种事物只予承认而不加评论,后则泛指对某种事物或问题尚未调查清楚,暂时放置而不予处理。庄子认为,道没有界限,语言也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所谓界限,一般是指左右、伦义、分辩、竞争八种,其实这种划分是

  • 周公惧流言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孔安国曰:‘放言于国,以诬周公,以惑成王也。’”

  • 刻虎

    晋.王嘉《拾遗记》卷四《秦始皇》:“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工名烈裔,使舍。丹青以漱地,即成魑魅及诡怪群物之象。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婉若真矣,皆铭其臆前,记以日月。……又画为龙凤,骞翥(注:展翅貌)

  • 无材老樗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多用为谦词。唐白居易《林下樗》诗:“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 衒玉

    同“衒玉自售”。宋曾巩《乞登对状》:“臣藐在外服十有二年,无衒玉之一言,无左右之素誉,地穷势绝,不敢期于自通。”【词语衒玉】   汉语大词典:衒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