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玡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七志节高尚、旷达遨游的七位贤达之士。后以为咏雅士宴游交往的典故。

唐代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亦用以喻高逸情操。唐代灵一《林公》:“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


【典源】《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曰:“ (嵇) 康寓居河内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晋书·嵇康传》亦载。

【今译】 魏晋时阮籍、山涛、嵇康、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互相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任情酣畅,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文人亲朋聚会饮宴; 也用以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典形】林下客、七贤、山阳宴、竹林、竹林会、竹林七子、竹林人、竹林贤、竹林宴、竹林游、竹林盛事、竹林高会、竹林社友、竹林胜侣、竹林期、竹林欢、竹林交。

【示例】

〔林下客〕 宋·苏辙《次韵刘贡父种竹》:“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

〔七贤〕 宋·朱淑真《代谢人见惠墨竹》:“不必溪边寻六逸,不必林间访七贤。”

〔山阳宴〕 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傀兹山阳宴,空此河阳别。”

〔竹林会〕 唐·骆宾王《失题》:“人追竹林会,酒献菊花秋。”

〔竹林七子〕 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夸。”

〔竹林人〕 唐·骆宾王《畴昔篇》:“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竹林贤〕 宋·张元干《范才元参议求酒》:“飘零河朔饮,怅望竹林贤。”

〔竹林宴〕 唐·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今日竹林宴,我家贤侍郎。”

〔竹林游〕 清·汪琬《送再从侄处默》:“何时复相见,与续竹林游。”


【词语竹林七贤】  成语:竹林七贤汉语词典:竹林七贤

猜你喜欢

  • 胡广惭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因议立嗣……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中常侍曹腾等闻而夜往说(梁)冀:‘……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冀然其言。明日重

  • 祢衡俊

    《文选》卷三十七东汉.孔文举(融)《荐祢衡表》:“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旁求四方,以招贤俊……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东汉处士祢衡,甚有才名,英俊年少,甚得北海孔融

  • 陶潜菊

    同“陶家菊”。唐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琚十韵》:“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唐杜甫《秋尽》诗:“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 绳武

    《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绳,继;武,迹。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后因以“绳武”为继承祖先业迹之典。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

  • 夜霖铃

    唐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又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后多以“夜霖铃”指惹

  • 裂土封诸侯

    同“分茅列土”。《商君书.赏刑》:“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大破九军,卒裂土封诸侯。”

  • 薰弦

    源见“舜弦”。指古雅的乐曲。唐许浑《登尉佗楼》诗:“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词语薰弦】   汉语大词典:薰弦

  • 思鲈张翰

    同“思归张翰”。清朱彝尊《斑鱼三十韵》:“设脍姜侯曾,思鲈张翰独。”

  • 烟霞志

    源见“泉石膏肓”。谓隐居山林之心志。唐李群玉《送人隐居》诗:“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词语烟霞志】   汉语大词典:烟霞志

  • 大刀头

    《汉书.李陵传》:“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单于置酒赐汉使者,李陵、卫律皆侍坐。立政等见陵,未得私语,即目视陵,而数数自循(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