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箕山之节

箕山之节

箕(jī基)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相传尧时隐士许由、巢父曾隐居在箕山。后遂以“箕山”为退隐山林的典故。“箕山之节”指隐居不仕的节操,亦称为“箕山之操”、“箕山之志”。西汉人薛方曾任郡掾祭酒。在王莽专权时,派使者去迎聘薛方到京都任职,却遭到薛方的婉言拒绝,他说:“尧舜在位,下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现今正是王朝兴隆之际,但我仍想要保持自己的箕山隐居的节操。”后以此典指隐居山林、摒弃仕途的志向。

【出典】:

汉书》卷72《鲍宣传附薛方传》3095、3096页:“薛方尝为郡掾祭酒,尝征不至,及(王)莽以安车迎(薛)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使者以闻,莽说(通“悦”)其言,不强致。方居家以经教授,喜属文,著诗赋数十篇。”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曹丕《与吴质书》:“伟长(徐干)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唐·房玄龄《晋书·向秀传》:“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帝甚悦。”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31:“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唐·李商隐《览古》:“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元·王恽《鹊桥仙·和刘梦吉韵》:“伊周元不是庸人,吾志在、箕山巢许。”


偏正 隐居箕山不贪念功名的节操。比喻人超脱世俗做隐士的志向。《汉书·鲍宣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也。”※箕,不读作qí。△褒义。旧时多用于写人的清心守节。→萧然物外 ↔持禄养交。也作“箕山之操”、“箕山之志”。


【词语箕山之节】  成语:箕山之节汉语词典:箕山之节

猜你喜欢

  • 楚相衣冠

    《史记.滑稽列传》:春秋时楚相孙叔敖有大功于楚,死后其子生活很困难。优孟知道这个情况后便“为孙叔敖衣冠”,装成孙叔敖的样子,扮演给楚王看。楚王及大臣们以为是孙叔敖再现,不由得念及孙的功绩,从而优待了孙

  • 房琯听琴

    《旧唐书.房琯传》:“琯为宰相……听董廷兰弹琴,大招集琴客筵宴,朝官往往因廷兰以见琯,自是亦大招纳货贿,奸赃颇甚。……宪司又奏弹董廷兰招纳货贿,琯入朝自诉,上叱出之,因归私第。”朱长文《琴史》:“薛易

  • 丁娘

    《乐府诗集》卷七十九隋.丁六娘《十索四首》其二:“为性爱风光,偏憎良夜促。曼眼腕中娇,相看无厌足。欢情不耐眠,从郎索花烛。”丁娘,即隋朝妓女丁六娘。此女颇有才学,能为诗歌。后因用为咏妓女的典故。唐.吴

  • 狗吠非主

    源见“桀犬吠尧”。喻各为其主。汉 焦赣《易林.咸之泰》:“狗吠非主,狼虎夜扰。”主谓 狗见到不是自己的主人便吠叫。比喻臣奴各忠于其主。语本《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其非主

  • 夷齐饿死

    源见“采薇”。称扬为节义而死。唐李白《笑歌行》诗:“巢 由洗耳有何益,夷 齐饿死终无成。”唐卢仝《扬州送伯龄过江》诗:“夷 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 胡床兴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宋葛郯《水调歌头.送唯斋之官回舟松江赋》词:“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

  • 无稽之谈

    参见:无稽之言偏正 稽,考查。毫无根据的言论。《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清·壮者《扫迷帚》23回:“愚民听信~,以致自取其祸,可为浩叹。”△贬义。多用于毫无根据的言论方面。→耳食之谈 道听途

  • 题柱

    东汉.赵岐《三辅决录》:“长陵田凤,字季宗,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东汉尚书郎田凤,仪貌端正。汉灵帝在殿柱上题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后遂用为

  • 白头苏武

    源见“苏武节”。比喻历尽风霜。唐温庭筠《达摩支曲》:“红泪文君 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 大醇小疵

    大体上是纯正的,还有小缺点。唐代韩愈《读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荀:荀况,战国赵人。杨:杨朱,战国卫人,主“为我”之说,与墨翟“兼爱”恰相反。并列 大体完美,略有缺点。语本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