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绘事后素

绘事后素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素以为绚兮(此句为《逸诗》句)。”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素,指素白的粉底,它是绘饰的基础。绚,指采色成文。子夏(即卜商)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意思是说描画文采应在素质之后,即必在素质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人有了美好的素质,然后再加以修饰,这样便愈见其美;如果没有美的素质,而一味追求采饰,则只能是“东施效颦”,欲妍愈丑,适得其反。同样的道理,人有了正直忠厚的素质,然后才可以学好作为社会行为道德规范的“礼”;如果没有可以造就的材质,而欲妄加雕饰,到头来也只能是“糞土之墙,不可杇也。”孔子认为子夏的思想启发了自己,从而看出这个学生很有见地,故说可以和他谈论《诗》义了。后常以“绘事后素”比喻作文章既要质朴,又应注意要有适当的文采。

全唐文》六八六皇甫湜《答李生第二书》:“以非常之义,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邪?夫绘事后素,既谓之文,岂苟简而已哉!”


并列 绘画之事后于素功。指绘画时先以粉地为质,然后加以五彩修饰。比喻人或事物有了良好的质地后,才能进一步修饰。语出《论语·八佾》:“子曰:‘绘事后素。’”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清·曾国藩《抄〈朱子小学〉书后》:“仲尼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其然哉?”△用于说明文饰必须以美质为基础。


【词语绘事后素】  成语:绘事后素汉语词典:绘事后素

猜你喜欢

  • 启手

    同“启手启足”。《晋书.王祥传》:“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南史.褚贲传》:“贲曰:‘吾少无人间心,岂身名之可慕。但愿启手归全,必在旧陇。’”【词语启手】   汉语大词典:启手

  • 太丘道

    《后汉书.许劭传》:“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又陈蕃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劭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东汉许劭遍访名士,却不拜访德高望

  • 诗礼发冢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lú从上传语告下)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rú短衣),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

  • 悼稚

    源见“悼耄”。指年幼者。宋沈辽《南岩导师赞》:“公卿士夫,悼稚耆耄,咸来致礼。”【词语悼稚】   汉语大词典:悼稚

  • 袖槌人

    源见“朱亥袖椎”。喻指相助解危济困之人。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 范相鸱夷

    参见“范蠡扁舟”。

  • 迎尘拜

    同“望尘而拜”。元张养浩《普天乐》曲:“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

  • 望帝

    源见“望帝啼鹃”。称杜鹃鸟。唐杜甫《杜鹃行》:“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鲁迅《秋夜有感》诗:“望帝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词语望帝】   汉语大词典:望帝

  • 挂服神武门

    《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萧道成)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侍读,为皇帝讲学的官;奉朝请,可以参加朝会的闲职官员)。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务

  • 食牛

    同“气食牛”。明李东阳《题日川休撰日会中书兄弟趋朝图》诗:“食牛惊坐客,渡蚁识胡僧。”【词语食牛】   汉语大词典: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