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

曹操《步出夏门行》诗末章《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骥,千里马。枥,马槽。千里马虽系伏槽头,其志仍欲奔驰。后以此比喻虽老而壮志犹存。

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见《乐府诗.枯鱼过河泣》)。”


主谓 老马俯向马槽吃食。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人虽老,但仍有雄心壮志。宋·陆游《闻虏乱有感》:“羞为~悲,宁作枯鱼过河泣。”△褒义。多用于志向。→老当益壮 老马嘶风 白首之心 ↔未老先衰


【典源】 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今译】 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讲,神龟通灵亦长寿,犹有神消身死时。腾蛇兴云又驾雾,到底终为土中灰。老马伏在马槽上,志愿还要骋千里。壮士虽到垂暮年,胸中大志未能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虽年暮或闲散,而壮志犹在。

【典形】 伏枥、骥伏枥、骥枥、老骥、老骥伏枥、老骥余年、枥骥、枥马、烈士叹暮年、千里心、千里志、思千里、心如老骥、栈边老骥、骥老心未穷、高材难伏枥、老骥思千里、伏枥心长、老马伏枥、未甘伏枥、还故枥、伏枥驹、万里心。

【示例】

〔伏枥〕 南朝宋·鲍照《拟古》:“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骥伏枥〕 宋·陆游《百岁》:“壮心空似骥伏枥,病骨敢怀狐首丘。”

〔骥枥〕 元·揭傒斯《病中初度》:“一言空骥枥,再见脱锥囊。”

〔老骥〕 宋·黄庭坚 《奉同子瞻韵》:“老骥心犹在,白鸥盟已寒。”

〔老骥伏枥〕 宋·苏辙《明日厚安卿强几圣复召饮》:“长鲸渴水求入海,老骥伏枥思就车。”

〔老骥余年〕 唐·李白 《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所冀枯松晚岁,无改节于风霜; 老骥余年,期尽力于蹄足。”

〔枥骥〕 宋·穆修《送毛得一秀才归淮上》:“自伤枥骥心千里,空羡溟鹏志九霄。”

〔枥马〕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平津之馆,时闻枥马之嘶; 舍广成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烈士叹暮年〕 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烈士叹暮年,老骥悲伏枥。”

〔千里心〕 清·吴元龙《长椿寺病马行》:“伏枥虽虚千里心, 脱��翻适长林性。”

〔思千里〕 宋·苏轼《次韵刘景文见寄》:“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心如老骥〕 宋·陆游《赴成都泛舟》:“心如老骥常千里,身似春蚕已再眠。”

〔栈边老骥〕 宋·陆游《秋夕》:“栈边老骥心空在,爨下残桐尾半焦。”


【词语老骥伏枥】  成语:老骥伏枥汉语词典:老骥伏枥

猜你喜欢

  • 七步成章

    同“七步成诗”。《三国演义》七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见“七步成诗”。《斩鬼传》7回:“单表那风流鬼生得秉性聪明,人材潇洒,也吟得诗,也作得赋,虽不能~,绝不

  • 不皦不昧

    《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物,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后以“不皦不昧”形容恍惚不可捉摸。南朝 齐 王屮《头陁寺碑文》:“惟恍惟惚,不皦不昧,莫系于去来,复归

  • 山中散木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宋张炎《风入松.听琴中弹樵歌》词:“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

  • 纸价高

    同“洛阳纸贵”。唐白居易《题诗屏风绝句》:“鄣成定被人争写,从此南中纸价高。”

  • 焚尪

    源见“焚巫”。指求雨。宋晁补之《听阎子常〈平戎操〉》诗:“去年河决疮未补,今年赤地无禾黍,像龙焚尪亦何取。”【词语焚尪】   汉语大词典:焚尪

  • 彩服娱亲

    同“彩衣娱亲”。明陈汝元《金莲记.觐圣》:“丹心靖主,方在今朝;彩服娱亲,何妨异日。”

  • 认屐

    《南史.沈麟士传》:“尝行路,邻人认其所著屐。麟士曰:‘是卿屐耶!’即跣而反。邻人得屐,送前者还人。麟士曰:‘非卿屐耶!’笑而受之。”又《宋书.刘凝之传》亦有“认屐”之事。沈麟士在邻人误认屐时,不与争

  • 目无馀子

    《后汉书.祢衡传》载,东汉末狂士祢衡,字正平,除了鲁国孔融和弘农杨修外,看不起其他的人。曾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不足数也。”后因以“目无馀子”谓恃才傲物,狂妄自大。梁启超《新民说》十

  • 遣黄犬

    源见“黄耳传书”。谓传递书信。宋苏轼《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词:“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犬,随君去。”

  • 仙桂高折

    源见“蟾宫折桂”。喻科举及第。宋无名氏《百字歌.寿张簿》词:“才华拔萃,早宜仙桂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