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胥涛

胥涛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伍子胥因忠谏含冤而死,尸投江中,化为涛神,随钱塘潮往来,朝暮乘潮,以观吴国之败亡。后因用为咏狂潮,或比喻心潮,又以咏忠烈报仇之心,又以“灵胥”、“伍胥神”指涛神。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和范待制秋兴》诗之三:“万里客魂迷楚峡,五更归梦隔胥涛。”清.黄景仁《言怀》诗:“静里风怀玄度月(晋许询字玄度),愁边心血子胥潮。”唐.元稹《相忆泪》诗:“会向伍员潮上见,气充顽石报心仇。”宋.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又《秋望》诗:“野火已亡秦相篆,江涛犹托伍胥神。”


【词语胥涛】   汉语词典:胥涛

猜你喜欢

  • 白云黄鹤

    源见“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复返。宋张炎《浣溪沙.乌墨水仙》词:“零露依稀倾凿落,碎琼重叠缀搔头。白云黄鹤思悠悠。”

  • 牵舟住

    源见“张融船”。指舟居。清黄遵宪《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说乘槎犯斗还。”

  • 磨镜待秦嘉

    源见“秦嘉书”。表现思夫之情和盼归之意。南朝 陈 卢询《中妇织流黄》诗:“燃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

  • 三余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裴松之按,此人姓周生名烈),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后裴松之注引《魏略》:“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初,遇善治《老子》,为

  • 臣山愚直

    贾山,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初为颍(yǐng影)阴侯灌婴给事(“给事中”的省称,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等事的官名),常随颍阴侯外出,骑马而从。汉文帝时,他以秦朝的兴亡为比喻,上书言治乱之道,主张

  • 老伏虔

    《汉书.伏生传》:“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三国魏.张晏注:“(伏生)名胜,《伏生碑

  • 弦惊

    源见“空弦落雁”。闻空弦声而惊恐。比喻受过挫折而心存余悸。南朝 宋鲍照《代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清黄遵宪《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诗:“逐鹿狂奔成铤走,伤禽心怯又弦惊。”

  • 分镜

    源见“破镜重圆”。喻夫妻离异。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懊恨别离轻,悲岂断弦,愁非分镜,只虑高堂,风烛不定。”【词语分镜】   汉语大词典:分镜

  • 爱而不见

    爱:“薆”的借字,隐藏。不见:即不现。 意谓隐蔽起来不露面。语出《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唐.张说《送毛明府诗序》:“益赋金谷之诗,远送邯郸之陌。爱而不见,同

  • 十年长

    《礼记.曲礼》:“十年以长,则兄事之。”礼记中说相差十年的友人,幼者当以兄事长者。后用为称美友谊之典。宋.王安石《送项判官》:“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