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同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韩信能受“胯下之辱”,淮阴市人笑他怯懦,但后人也有因此而称赞韩信的,例如《晋书.刘乔传》说:“至人之道,用行舍藏,胯下之辱,犹宜俯就。”后以此可喻受人侮辱,也可用为大丈夫能忍辱的典故。

唐.李白《行路难》诗:“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前句即用“胯下之辱”的典故。


偏正 胯,股,指双腿。原指韩信少年时曾在家乡淮阴被逼在人胯下爬行受辱。他忍辱负重,才干超群,成为汉王刘邦的将军。后比喻能忍人所不能忍者,方为英雄。也喻指受到极大的侮辱。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张贤亮《小说中国》:“他们平时或是傲视群论,好像众人皆昏我独醒,或是韬光养晦、低姿态得能受~。”△褒义。现常用于描述不忘耻辱,奋斗前行的勇气。 →忍辱负重 ↔懦弱无能。也作“袴下之辱”。


【词语胯下之辱】  成语:胯下之辱汉语词典:胯下之辱

猜你喜欢

  • 举齐眉案

    同“举案齐眉”。明韩奕《齐天乐.寿内》词:“白头尚举齐眉案,相敬未忘宾礼。”

  • 画雉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归鞍辍露,采蘩废祀,室委眠蚕,衣留画雉。”倪璠注:“画雉,谓翟服也。翟,雉也。”古代王后、夫人之服用缯刻画之,缀以为饰。亦借以指后妃。唐温庭筠《鸡

  • 振锡

    同“飞锡”。唐郑谷《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词语振锡】   汉语大词典:振锡

  • 携连弩

    源见“秦王射鱼”。咏秦始皇求仙事。宋钱惟演《始皇》诗:“已觉副车惊博浪,更携连弩望蓬壶。”

  • 郑家婢

    同“郑玄家婢”。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匡说解颐,不数郑家婢泥中之对。”

  • 一龙

    源见“三人一龙”。喻友善如一体。清顾炎武《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时侨居太原不获执绋》诗:“淄 渑竟谁知,管 华称一龙。”【词语一龙】   汉语大词典:一龙

  • 彘肩壮樊哙

    《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 鲍叔知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与

  • 谋孙

    同“孙谋”。唐王勃《乾元殿颂》:“玄枢上运,卜年开累圣之符;丹灶升遐,遗范敞谋孙之画。”【词语谋孙】   汉语大词典:谋孙

  • 登高落帽

    源见“孟嘉落帽”。咏名士重阳游赏,风流洒脱。元许有壬《摸鱼子.次明初为寿韵》词:“譊譊醉语,道咫尺重阳,登高落帽,休竞汨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