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英雄无用武之地

英雄无用武之地

形容有雄才大略但无处施展。曹操攻占荆州之后,派精兵追赶刘备。刘备逃至夏口(今汉水入长江处)。兵微将寡。曹操自江陵(今湖北江陵)顺流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现在形势危急,请让我去向孙权求救。”当时孙权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拥兵自固,坐观曹、刘成败。诸葛亮游说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备也占据汉南,和曹操共争天下。现在曹操已基本平定北方,又攻破荆州,威振四海。刘备是天下英雄,但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所以方投奔此处,请你量力而行;如能以江东的力量对抗曹操,不如早点和曹操决裂;如果不能抵抗,不如放下武器投降曹操。现在您表面上听从曹操,但心里却犹豫不决。事情如此紧迫,却做不出决定,恐怕不久要大祸临头了。”孙权在诸葛亮的劝说下终于下决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5页:“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例句】: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8:“唐兵陷于伏中,又且路生力倦,如何抵敌?李都督虽然晓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 鲁迅《伪自由书·航空救国三原》:“实际上恐怕一时未必和外国打仗,那时战士技痒了,而又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


主谓 有抱负有才能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或处所。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英雄无所用武。”△贬义。用于客观环境不具备施展才干的条件。→怀才不遇 宝货难售 黄钟毁弃 蛟龙失水凤凰在奴 ↔人尽其才乘风破浪 才尽其用 英雄有用武之地


【词语英雄无用武之地】  成语:英雄无用武之地汉语词典:英雄无用武之地

猜你喜欢

  • 蚨缗

    源见“青蚨”。指钱贯。缗,穿钱的绳。明徐渭《高君墓志铭》:“驰雪塞,哭霜臣,掷狸晴,眇蚨缗。”【词语蚨缗】   汉语大词典:蚨缗

  • 置铅击筑

    《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其友高渐离以善击筑闻于秦始皇。秦始皇矐其目,仍使击筑。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伺机举筑扑击秦始皇,不中被诛。后以“置铅击筑”为抗暴复仇的典故。明张凤翼《红拂记.同调

  • 帝衣溅血

    源见“嵇侍中血”。指忠臣卫君殉国的壮烈行为。明高启《永嘉行》:“帝衣溅血忠臣死,五部初兴屠各子。”【典源】《晋书·嵇绍传》:“ (嵇)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

  • 祛衣受业

    并列 祛衣,撩起衣襟。受业,从业,接受学业。谦虚恭敬地求教。语本《韩诗外传》卷3“孟尝君请学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学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

  • 灵查

    同“灵槎”。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词语灵查】   汉语大词典:灵查

  • 葭思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葭,音jiā,初生之芦苇。“蒹葭”为“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此作为表示对人怀念的典故。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只有几封信

  • 无二价

    同“不二价”。唐高適《赠别褚山人》诗:“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词语无二价】   汉语大词典:无二价

  • 三献

    同“三献玉”。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岂无济时策,君门乏良媒。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词语三献】   汉语大词典:三献

  • 公在壑谷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皆自朝布路(分散)而罢。”郑国伯有很喜欢喝酒,特设地下室作长夜饮,边喝边打钟助兴,

  • 浮杯渡

    同“浮杯”。唐牟融《送僧》诗:“烟水浮杯渡,云山只履行。”清陈维崧《天仙子.赠寒松和尚同云臣赋》词:“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