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 ㄘˋ cì ):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 ㄔㄨㄢˊ chuán ):用栎木或柞木做的椽子。斫( ㄓㄨㄛˊ zhuó ):砍削。 形容住室质朴简陋。语出《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唐.张九龄《景龙观山亭集送密县高賛府序》:“自吾君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既抑华而务实,将设教以垂范。”也引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史记.李斯列传》:“尧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虽逆旅之宿,不勤于此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采椽茅茨,足御寒暑、蔽风雨而已。及其后世,采椽不斫,茅茨不翦,无斫削之事,磨砻之功。”


其他 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翦,修饰。采椽,用栎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室质朴、简陋。汉·韩婴《韩诗外传》:“吾君有治位之堂,土阶三等,~,犹以谓为之者劳,居之者泰。”△用于居住方面。→茅茨土阶 ↔金碧辉煌。 也作“采椽不斫,茅茨不翦”、“茅茨不翦”、“茅茨不翦,采椽不刮”、“茅屋采椽”。


【词语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成语: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汉语词典: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猜你喜欢

  • 五石六鹢

    《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

  • 六铢衣

    《长阿含经.忉利天品》载:忉利天“衣重六铢”。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四分之一两。其衣极薄且轻。后以“六铢衣”指佛、仙所著之衣。唐宋之问《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 绿杨两家春

    《南史.陆慧晓传》:“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何)点叹曰:‘此波便是醴泉,此木便是交让。’……(刘)琎清介士也,行至吴,谓人曰:‘吾闻张融与慧晓并宅,其间有水,此必有异味。’故命驾

  • 归去陶

    源见“陶令归去来”。指辞官归隐的陶渊明。清叶燮《偶感再和时斋韵》诗:“君并陈情李,予惭归去陶。”

  • 扫穴犁庭

    同“犁庭扫穴”。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且谓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郁达夫《离乱杂诗》之十:“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见“犁庭扫穴”。清·魏源《圣武记》卷47:“且谓蕞尔土司,则~

  • 有德者必有言

    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价值的语言。 古人认为把“道德品质”与“语言”相比较,前者是主要的。语出《论语.宪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二程语录》卷一一:“人见六经,便以为圣人亦

  • 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十八:“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现多用于形容人与人或单位与单位之间,虽相距不远,但彼此之间从不来往。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自知’而不先‘知他’,只是聚在

  • 偃月堂

    唐.郑棨《开天传信录》:“平康坊南街废蛮院,即李林甫旧第也。林甫于正寝之后,别创一堂,制度弯曲,有却月之形,名曰‘偃月堂。’土木华丽,剞劂精巧,当时莫俦也。林甫每欲破灭人家,即入月堂,精思竭虑,喜悦而

  • 家余四壁风

    源见“家徒四壁”。形容清贫。清袁枚《赠高嵩瞻观察》诗:“儒林身负三朝望,廉吏家余四壁风。”

  • 赤眉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天凤五年(公元18年)瑯玡人樊崇、东莞人逢安、临沂人徐宣等各起兵数万人,为区别敌我,将眉毛涂成红色,故称“赤眉军。”集众至三十万人,奉刘盆子为帝,曾一度攻入长安。后为光武帝刘秀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