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落魄

落魄

落魄(bó泊):通“落泊”,零落漂泊,穷困失意。此典指郦食其(lìyìjì丽义基)早年家境贫困,零落漂泊。后以此典形容飘泊无依、放浪形骸或穷困失意之人。丽食其(?——前203年),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喜爱读书,家境贫困,零落漂泊,没有用来谋衣食之产业,做了个看管里门小吏。但是县中有名望有权势的贤士豪强都不敢役使他,县中人都把他看做狂先生。秦末农民战争时归刘邦,献计克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封广野君。楚、汉战争中,说齐王田广归汉,韩信乘机袭齐,齐王以为被他出卖,把郦食其放入烧滚开水锅里烹煮而死。此典又作“落魄不羁。”

【出典】:

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2691页:“郦生(生是当时对读书人尊称,犹今称先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放荡不羁之人)。”

【例句】:

唐·杜牧《谴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宋·周密《齐东野语》:“实之莆人,登甲科,甚有文名,落魄不羁。” 宋·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惟湘落魄不羁,见书则掷,对酒则醉。” 明·韩昂《图绘宝鉴续编·皇明》:“杜君泽,号小痴,姑苏人。善楷书,工山水,嗜酒。流寓高邮,落魄不羁,以酒卒。”


【词语落魄】   汉语词典:落魄

猜你喜欢

  • 廉蔺在公

    源见“负荆请罪”。谓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精诚协作。《宋书.张永传》:“当远慕廉 蔺在公之德,近效平 勃忘私之交。”

  • 舂粮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宋苏轼《王郑州挽词》:“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词语舂粮】   汉语大词典:舂粮

  • 东阁贤

    源见“东阁招贤”。喻称受赏识的贤才。唐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阁贤。”

  • 愚谷

    源见“愚公谷”。指隐居之地。《南史.隐逸传序》:“藏景穷岩,蔽名愚谷。”亦借指隐居者。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序》:“若非隐沦之愚谷,是谓高阳之狂生者也。”【词语愚谷】   汉语大词典:愚谷

  • 射雀屏

    源见“锦屏射雀”。指择婚。明王玉峰《焚香记.允谐》:“三载困浮名,喜今朝,射雀屏。”【词语射雀屏】   汉语大词典:射雀屏

  • 封泥

    源见“泥封函谷”。谓关隘把守坚固。唐太宗《入潼关》诗:“弃?怀远志,封泥负壮情。”【词语封泥】   汉语大词典:封泥

  • 从载酒

    源见“载酒问奇字”。谓从学,来求学。清王夫之《遣闷》诗之二:“无人从载酒,不受草《玄》嘲。”

  • 鲁侯昌

    《诗经.鲁颂.閟宫》:“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俾探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又千岁,眉寿无

  • 芋魁饭豆

    源见“陂坏当复”。指粗劣的饭食。宋苏轼《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诗:“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词语芋魁饭豆】  成语:芋魁饭豆汉语大词典:芋魁饭豆

  • 获锦

    源见“夺锦袍”。比喻获得胜利。陈毅《赣南游击词》:“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