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葛藟庇根

葛藟庇根

左传.文公七年》:“宋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宋昭公时的大臣,官司马)曰:‘不可。公族,王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阴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葛、藟,均为蔓生植物),故君子以为此,况国君乎?’”

葛,多年生蔓草;藟,即藤,或说葛藟即藟的别名,因似葛故称,为野葡萄之类。“葛藟庇根”是一个比喻,它说明植物生长犹能庇护其根本,以图繁茂,而昭公欲除掉群公子,如同伤了枝叶,最终必将影响危及根本。后因以“葛藟庇根”用为护本保根的典故。

唐.令狐楚《白杨神庙碑》文:“蔽芾甘棠(蔽芾,幼小的样子,“蔽芾甘棠”见《诗经.召南.甘棠》,典见“甘棠遗爱”),犹思其人;绵绵葛藟,下庇其根。”


猜你喜欢

  • 膝非佞人枕

    《三国志.魏书.苏则传》:“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也。少以学行闻,举孝廉茂才,辟公府,皆不就。……征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之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苏则为人正直,因不满董

  • 一致百虑

    《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一致而百虑者,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于一致也。”常指虑虽百端,理归于一。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殊涂同归,一致百虑。内外交融

  • 大杖则走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后以“大杖则走”谓父以大杖责子易致伤,在父则伤悲,宜避开,不陷父于不义。《后汉书.崔寔传

  • 铜台瓦

    同“铜雀瓦”。清陈维崧《还京乐.万红友为香奁诗三十首用填此阕寄跋卷尾》词:“恰翠承朱亚,澄心纸镇铜台瓦。”【词语铜台瓦】   汉语大词典:铜台瓦

  • 艾怨

    《孟子.万章上》:“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后因用“艾怨”泛指悔恨、埋怨。张洁《沉重的翅膀》十二:“〔万群〕生硬和冰冷后面,是方文煊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浓

  • 驭朽

    同“朽索驭马”。《陈书.世祖纪论》:“及国祸奄臻,入承宝祚,兢兢业业,其若驭朽。”【词语驭朽】   汉语大词典:驭朽

  • 燃萁煮豆

    源见“七步成诗”。喻骨肉或内部相残。宋刘克庄《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诗:“宛如酿枣分梨日,堪愧燃萁煮豆人。”见“燃萁煎豆”。宋·刘克庄《寄题建阳宋景高友于堂》:“宛如酿枣分梨日,堪愧~人。”【词语燃萁

  • 周南留滞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指司马谈)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后因以“周南留滞”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 牝咮鸣辰

    同“牝鸡司晨”。《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牝咮鸣辰,胙移后家,可不哀哉!”见“牝鸡司晨”。《新唐书·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传赞》:“反天之刚,挠阳之明,卒使~,胙移后家,可

  • 人日鸟

    宋.陶穀《清异录.禽.人日鸟》:“南唐王建封,不识文义,族子有《动植疏》,俾吏录之,其载鸽事以传写讹谬,分一字为三,变而为人日鸟矣,建封信之。每人日开筵,必首进此味。”南唐王建封,粗鄙无文,而喜附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