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虞翊增灶

虞翊增灶

指在行军中以增灶的办法来迷惑敌人,并用以形容所处的条件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虞翊,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县)人。安帝时,西羌反,邓太后以虞翊为武郡(今甘肃成县)太守,备羌胡。他在赴任途中,遇到羌胡拦截,这时他先是扬言须得朝廷再派援军才能赴任,使敌人分散抢掠各地。而他又命令士兵昼夜兼程赶赴武郡,并命他们每天增建军灶一倍;到任后,又多方设计歼敌,终于将羌胡叛乱平定。当时有人问他:“过去孙膑在齐魏马陵之战中以减灶办法而大败魏军,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兵书上说,军队日行不超过三十里,而你却叫士兵每日行军近二百里,这是为什么呢?”虞翊说:“这是因为羌人兵多,我们兵少,走慢了容易被敌军知道虚实,走快了他们才难以预测。他们见我军增灶,必以为郡兵增援,人多势大,不敢追击。孙膑当时是示弱于敌以诱敌,我今则是示强于敌,以保全实力,形势不一样,方法也得变化啊。”

【出典】:

后汉书》卷58第1868页《虞翊传》:“后羌寇武郡,邓太后以翊有将帅之略,迁武郡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翊于陈仓、崤谷,翊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翊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猜你喜欢

  • 何前倨而后恭

    倨:傲慢。 为何先前傲慢,后来恭顺?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唐.欧阳柜《移陆司勋沔书》:“阁下亦斯人也,岂徒鼓动以朝,廊飡而退,是何前倨而后恭?”《聊斋志异.

  • 桃林之野

    《尚书.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旧题汉.孔安国“传”:“山南日阳,桃林在华山东,皆非长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复

  • 汗牛塞屋

    同“汗牛充栋”。清袁枚《黄生惜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词语汗牛塞屋】  成语:汗牛塞屋汉语大词典:汗牛塞屋

  • 嫠忧

    同“嫠不恤纬”。严复《原强》:“安知今之所谓强邻者不先笑后号咷,而吾子漆叹嫠忧,所贬君自损者,不俯吊而仰贺乎?”【词语嫠忧】   汉语大词典:嫠忧

  • 卖论取官

    论:言论,主张。为博得官职,出卖自己的主张。后用以形容出卖原则,以求进身的卑鄙行为。范缜(事迹见“飘茵落溷”条)坚持无神论,反对佛教,作《神灭论》一书,触犯了以齐竟陵王萧子良为代表的达官显贵,萧子良派

  • 润笔

    《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唐 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润笔,本谓蘸墨水写或画,后以借指付给作

  • 问诸水滨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 伯劳东去燕西飞

    见〔东飞伯劳西飞燕〕。

  • 鱼游釜内

    同“鱼游沸鼎”。《魏书.中山王英传》:“缘江焚毁,靡使所遗。建业穷蹙,鱼游釜内。”见“鱼游沸鼎,燕巢飞幕”。《魏书·中山王英传》:“缘江焚毁,靡使所遗。建业穷蹙,~。”【词语鱼游釜内】  成语:鱼游釜

  • 白帝

    同“白帝子”。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词语白帝】   汉语大词典: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