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蛊惑人心

蛊惑人心

蛊(gǔ古):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叫蛊。 蛊惑:毒害;迷惑。常指用不正当方法来鼓动和迷惑、毒害人们的思想情绪。 博尔辉(?-1651年),又作博尔惠,姓他塔喇,满洲正白旗人。曾从清太宗皇太极攻击明兵,屡立战功。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他因传说睿亲王多尔衮(gǔn滚)遗言而获罪,被逮捕关进监狱,罪名是博尔辉、罗什动摇国家大事,传播谣言迷惑人心,论罪判死刑,没收全部家产。

【出典】:

清史稿》卷246《博尔辉传》9647页:“执博尔辉等下狱,坐博尔辉、罗什动摇国事,蛊惑人心,论死,籍(登记没收)其家(家产)。”

【例句】: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3回:“只恨你现下身当教习,手里头拿着一个指导后生的大权,却胆敢把这个反天逆地、阻碍进化、蛊惑人心的邪说谬论,说将出来,你可是怕现在的民贼恃着强权欺负平民还不够,还要替他做个瘟疫虫不成?” 杨献珍《党校建设的鼓舞和指导者》:“通过检查总结党校工作,批判了那些蛊惑人心、荒诞无稽的口号。”


述宾 蛊,传说中的毒虫。比喻制造舆论或散布谣言来迷惑、欺骗和煽动群众。《清史稿·博尔辉传》:“执博尔辉等下狱,坐博尔辉、罗什动摇国事,~,论死,籍其家。”张贤亮《小说中国》:“我不是说改革开放后的某些现实不应批判,而是说对当前某些现实的批判再使用老掉牙的批判武器,不仅毫无建设性意义,并且混淆视听,~无过于此。”△贬义。用于描写蛊惑煽动举止。→妖言惑众 造谣惑众 乱人耳目 ↔谈言微中


【词语蛊惑人心】  成语:蛊惑人心汉语词典:蛊惑人心

猜你喜欢

  • 善群

    善于统治群众,《荀子.王制》:“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群道:统治的原则、方法。【词语善群】   汉语大词典:善群

  • 尺素书

    同“尺鲤”。宋苏轼《杜介送鱼》诗:“病妻起斫银丝鲙,稚子欢寻尺素书。”

  • 玉版禅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七:“(苏轼)尝要刘器之(安世)同参玉版和尚。……至廉泉寺,烧笋而食。器之觉味胜,问此笋何名?东坡曰:‘即玉版也。此老师善说法,要令人得禅悦之味。’于是器之乃悟其戏,为大笑。”玉版

  • 雪兴

    同“雪溪清兴”。宋梅尧臣《仲连有夜坐见怀之什因成答章》诗:“何当因雪兴,过此未应迟。”【词语雪兴】   汉语大词典:雪兴

  • 郭巾

    同“林宗巾”。唐黄滔《卢员外浔启》:“伏以员外断籯积学,计斗负才……是故门骈郑市,俗垫郭巾,争俟栽培,互希丹饰。”【词语郭巾】   汉语大词典:郭巾

  • 杼柚困

    源见“杼柚其空”。谓财物耗空,陷入困境。《三国志.贺邵传》:“百姓罹杼柚之困,黎民罢无已之求,老幼饥寒,家户菜色。”

  • 跋前疐后

    同“跋胡疐尾”。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并列 疐,跌倒。比喻进退两难。语本《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老狼有胡,进则

  • 取人之长,救己之短

    见“取长补短”。[例]只有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

  • 斑衣戏舞

    同“斑衣戏彩”。宋刘克庄《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词:“老去聊攀莱子例,倒著斑衣戏舞。”【词语斑衣戏舞】   汉语大词典:斑衣戏舞

  • 卤莽灭裂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陆德明释文:“郭云:‘卤莽灭裂,轻脱末略,不尽其分也。’”后以形容做事草率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