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诽谤之木

诽谤之木

大戴礼记.保傅》:“于是有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

史记.孝文本纪》唐司马贞《索引》注引《尸子》云:“尧立诽谤之木。”

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

之木。”

据古史传说,尧舜之时,为了裨补缺失,广开言路,在桥梁边交通要冲之处,设立木牌供人书写谏言。或说设谤木于宫阙之外,供批评进谏者击打。后世沿习,遂以为常。

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幡,欲有进善言者,立于旌下而谈说),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招致)谏者。”《南史.梁武帝纪》:“天监元年,诏于公车府谤木肺石旁各置一函(注:公车府是主管宫庭警卫及臣民上书、官吏征召的官署。在谤林肺石旁设函,类似今之意见箱,凡吏民有议时政者,投于谤木函中;有举荐人才贤能者,投之于肺石函中。肺石,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石头。民有不平,可击石鸣冤,与后之堂鼓相类)。”


偏正 华表木。相传尧舜时在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意见,号为“诽谤之木”。《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多用于谏言方面。


【词语诽谤之木】  成语:诽谤之木汉语词典:诽谤之木

猜你喜欢

  • 百废具作

    同“百废俱兴”。清管同《恩县四女祠碑》:“阳湖 孙使君督粮山东,起痿瞭矇,百废具作。”见“百废俱兴”。清·管同《恩县四女祠碑》:“阳湖孙使君督粮山东,起痿瞭矇,~。”【词语百废具作】  成语:百废具作

  • 前慢后恭

    见“前倨后恭”。【词语前慢后恭】  成语:前慢后恭汉语大词典:前慢后恭

  • 纫佩

    源见“纫兰结佩”。比喻对别人的恩惠或教益铭记于心,如纫佩在身。尺牍中常用“不胜纫佩”,“纫佩无既”。【词语纫佩】   汉语大词典:纫佩

  • 采兰

    《文选》卷十九晋.束广微(皙)《补亡诗六首》其一《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唐.李善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晋人束皙在《补亡诗.南陔》中有“言采

  • 井水不犯河水

    比喻两者互不侵犯。语出《红楼梦》六三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官场现形记》五一回:“我是中国人,他们是外国人,我同他井水不犯河水,他为什么要告诉我呢?”《三家巷.二六》:“这里没

  • 楚重瞳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汉时儒者)曰,舜目盖重瞳子(眼中有两个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后因称项羽为“楚重瞳”。元.赵显宏〔黄钟.刮地风〕《叹世》:“韩元帅阵开,楚重瞳命衰,汉高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不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蹊:小路。原指桃树李树

  • 黄犬之叹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时,李斯被赵高馋,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后以“黄犬之叹”用为悲叹被馋

  • 汲黯积薪

    源见“后来居上”。谓资格老的人反而屈居下僚。明张居正《送方金湖之宁津》诗:“汲黯积薪缘宦拙,长公直道薄微官。”【词语汲黯积薪】   汉语大词典:汲黯积薪

  • 入壶

    源见“壶中天”。谓进入仙境。唐储嗣宗《送道士》诗:“药炉经月净,天路入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