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赤松子

赤松子

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按,赤诵子即赤松子)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本是焉。”

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为神农时的雨师。后用为咏仙人之典。

唐.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唐.杜甫《寄韩谏议》诗:“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人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元和郡县图志·婺州金华县》:“金华山,在县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处。” 《太平寰宇记》:“金华县有赤松涧,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故山上有赤松之祠。”

【今译】 赤松子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为雨师,服食水玉,能够在火中自烧。曾西游昆仑山,与西王母交往,随风雨上下。他曾游金华山,得道。

【释义】 后以此典指仙人; 或指修道事。

【典形】 赤松、赤松家、赤松子、乔松、松乔、松子、隐金华、松子排烟、招松乔、追松乔。

【示例】

〔赤松〕 唐·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赤松家〕 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赤松子〕 宋·苏轼《金山妙高台》:“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乔松〕 宋·苏辙《游庐山·简寂观》:“乔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前拜斗余。”

〔松乔〕 三国·曹植《神龟赋》:“黄氏没于空泽,松乔化于扶木。”

〔松子〕 魏·阮籍《咏怀》之四十:“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

〔隐金华〕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栖拙隐金华,狎道访仙槎。”


【词语赤松子】   汉语词典:赤松子

猜你喜欢

  • 磨涅

    源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所经受的考验、折磨或外界的影响。宋林希逸《代陈玄谢启》:“磨涅岂无,恪守磷缁之训;方圆俱可,肯贻卿皂之讥。”清王晫《今世说.赏誉》:“故能居磨涅之中,而无缁磷之损。”【

  • 潘鬓

    《文选》卷十三晋潘岳《秋兴赋序》:“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黑发间生白发,故称二毛)。”又《秋兴赋》:“悟时岁之遒(紧迫;急迫)尽兮,慨俛(同俯)首而自省。斑鬓髟(音biāo,长发下垂的

  • 王猷竹林

    源见“子猷惜此君”。指高洁之士的清雅居处。清朱彝尊《哭王处士》诗之四:“王猷竹林在,旧径不堪过。”

  • 十日饮

    源见“平原十日饮”。谓朋友连日欢聚。宋苏轼《和刘景文见赠》:“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见“十日之饮”。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平原~,中散千里游。”【词语十日饮】  成语:十日饮汉语

  • 齐墦

    源见“乞墦”。喻指求取利益的恶浊之地。元 刘濩《寄尤端木编修》诗:“媚终辞卫灶,乞肯近齐墦。”

  • 中肯

    源见“庖丁解牛”。指言论击中要害或恰到好处。《明史.张居正传》:“间出一语辄中肯,人以是严惮之。”【词语中肯】   汉语大词典:中肯

  • 一衣带水

    衣带:古人腰间系的带子。一衣带水,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亦不足为阻。语出隋文帝之口。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外戚,封隋王,任丞相,朝政独

  • 察眉

    《列子.说符》:“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后因以“察眉”谓察看人的面容便知道实情。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明王

  • 京洛化衣

    同“京洛尘”。宋陆游《初春出游戏作》诗:“京洛化衣无梦去,邯郸观妓有诗传。”

  • 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回

    42` 鳌鱼:海中大龟。 宋元时熟语,表示一去不回。语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过了一宵,小娘子作别去了。正是: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回。”元.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急离江东趱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