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辛毗引裾

辛毗引裾

源见“牵裾”。指三国 魏直臣辛毗敢于强谏君王事。唐李瀚蒙求》:“樊哙排闼,辛毗引裾。”


【典源】《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 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 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遂徙其半。”

【今译】 三国时魏文帝打算将冀州士家十万户迁到河南,当时连年灾荒,百姓饥馑,群臣皆以为不可行,而文帝迁意甚坚。辛毗 (字佐治) 与大臣们一起求见,文帝知他们欲谏止此事,满脸怒气,大家都不敢进言,只有辛毗直陈是非利害。文帝怒不作答,起身入内室,辛毗紧随其后拉住文帝的衣襟,文帝甩开,许久才出,问辛毗:“你为何那么急迫地拉我?”辛毗说:“现在迁徙士民,既失民心,也没粮食可吃啊。”于是文帝改变主意,只迁徙一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直臣进谏。

【典形】 牵裾、切谏辛毗、辛裾。

【示例】

〔牵裾〕 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切谏辛毗〕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理冤多定国,切谏甚辛毗。”

〔辛裾〕 元·顾德润《骂玉郎过感皇恩·述怀》:“常怀卞玉,敢引辛裾,羞归去。”


猜你喜欢

  • 山涛启

    同“山公启事”。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东京鼎食,先加邓骘之勋;西晋官人,多用山涛之启。”

  • 管城居士

    同“管城子”。宋李处全《水调歌头.送王景文》词:“一笑书生事业,谁信管城居士,不换碧油幢。”

  •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患急病遇到慢性的医师,喻缓不济急。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此时富家子正是急惊风撞着了慢郎中。”【词语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成语: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汉语大词典: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 人孰无过

    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词语人孰无过】  成语:人孰无过汉语大词典:人孰无过

  • 凤女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八《渭水二》:“(雍)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不复

  • 凌烟画像

    源见“凌烟阁”。谓建立卓越功勋,画像凌烟阁而名垂青史。宋晁补之《一丛花.再呈十二叔》词:“凌烟画像云台议,似眼前百草春风。”【词语凌烟画像】   汉语大词典:凌烟画像

  • 红叶字

    同“红叶诗”。宋晁端礼《蓦山溪》词之二:“绮窗深处,还解忆人无?碧云辞,红叶字,曾仗东风寄。”

  • 怜京兆

    参见:京兆为人怜

  • 羹墙之悲

    源见“羹墙见尧”。喻指看见亡亲遗物的哀思。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下:“适睿思殿有徽祖御画,特为卓绝,上时持玩,以起羹墙之悲。”【词语羹墙之悲】  成语:羹墙之悲

  • 东堂桂

    源见“郤诜丹桂”。指科举功名。五代齐己《赠孙生》诗:“待折东堂桂,归来更苦辛。”【词语东堂桂】   汉语大词典:东堂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