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华牧羊

金华牧羊

源见“叱石为羊”。谓入山学道或得道成仙。宋陈师道《徐仙书》诗之三:“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


【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皇初平》:“皇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超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

【今译】 仙人皇 (一作黄) 初平,十五岁在家中牧羊时,被道人领至金华山石室中修道。四十余年后,其兄初起去山中寻他,多年找寻不到,后遇到一道士告诉他初平在金华山中牧羊,初起即去找到初平,相见悲喜交集。兄问初平羊在哪,初平说:“就在山东边。”初起去看,没有羊,只见白石,回来对初平说:“山东没有羊。”初平说:“羊在那,兄长看不见罢了。”二人同去看,初平喝道:“羊起来!”只见遍山的白石马上变成几万头羊。

【释义】 后以此典指隐居山中修道,仙道变化之事; 或用以形容山间群石。

【典形】 鞭石仙人、初平期、初平羊、金华牧羊、金华仙伯、乱石似羊、牧羊金华、驱羊动石、童子驱石、问羊、寻初平、问羊到金华、初平群羊、寻羊问初平、石如群羊、慕初平、牧羊儿、金华牧羊儿。

【示例】

〔鞭石仙人〕 元·萨都拉《三衢马太守索题烂柯山》:“烂柯仙子何年去,鞭石仙人此地过。”

〔初平期〕 宋·陆游《月夕》:“更欲小徙倚,恐失初平期。”

〔初平羊〕 明·高启《煮石山房为金华叶山人赋》:“金华之石犹可食,元是旧牧初平羊。”

〔金华牧羊〕 宋·陈师道《徐仙书》之三:“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

〔乱石似羊〕 清·黄景仁《柏井驿》:“乱石似羊空卧草,片云如鹤不栖松。”

〔牧羊金华〕 宋·黄庭坚《戏答俞清老》:“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

〔驱羊动石〕 唐·王勃 《出境游山》:“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童子驱石〕 唐· 李端 《游终南山》:“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

〔问羊〕 宋·苏轼《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问羊独怪初平在,牧豕应同德曜看。”

〔寻初平〕 宋·苏轼《游罗浮山》:“还须略报老同叔, 赢粮万里寻初平。”


猜你喜欢

  • 若臂之使指

    见〔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 董奉活燮

    《三国志.吴书.士燮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葛洪《神仙传》:“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消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奉字君异,侯官

  • 富民侯

    汉武帝晚年,对早先连年征伐感到悔恨。另外,武帝对卫太子因江充进谗言而遭杀害之事感到很悔恨。后来,正值守卫高祖陵墓的官员车千秋上书为太子鸣冤,武帝召见车千秋,看到车千秋身材高大,仪表堂正,很为赏识,就提

  • 辗转不寐

    见“辗转反侧”。寐,睡着。

  • 千里送鹅毛

    《路史》载: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儿女英雄传》三八回:“再带上

  • 笑里暗藏刀

    同“笑里藏刀”。元岳伯川《铁拐李》一折:“我见先,他见后。他临行,我放刁,笑里暗藏刀。代官来到,不道咱轻放了。”【词语笑里暗藏刀】   汉语大词典:笑里暗藏刀

  • 二童一马

    源见“竹马之好”。指少时的好友。宋刘克庄《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并列 指少年时代的好友。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

  • 精兵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汉十年,陈豨果反。”西汉大将韩信被免去齐王后,闷闷不乐

  • 舄令骖凫

    源见“王乔凫舄”。指王乔乘凫而行之事。宋陈著《念奴娇.代人寿外舅》词:“舄令骖凫,瑶仙跨凤,喜聚家人醵。”

  • 苏井

    源见“苏耽”。指苏仙公院中之井。传说此井之水和橘叶可治疫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殊苏井诸家树,亦非李氏千头奴。”【词语苏井】   汉语大词典:苏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