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睐

青睐

同“青眼”。宋王明清春娘传》:“居二年,会新守至,守与司理有旧,司户又蒙青睐。”


对人重视、看好,谓之 “青睐 ( lài) ”。

“青”是何义,“睐”又作何解呢?

先说 “睐”。 《说文·目部》: “睐,目童 ( 瞳) 子不正也。从目,来声。”即谓 “瞳人不正”,此 “不正”则斜视。曹植 《洛神赋》“明眸善睐”李善注: “睐,旁视也。”明眸而旁视,意即美目顾盼生姿。因此,“睐”有 “看”义。

“青”,此指 “青眼”。即眼珠在正中,正视。正眼看人,表示一种尊重、喜爱之意。如果眼睛向上或向旁看,则表示一种轻视、憎恶之意。这便是 “青白眼”之说。此说源于 《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他见到庸俗之人,便翻白眼。有次嵇康的哥哥嵇喜前往他家吊丧,因其为庸俗之士,阮籍便以白眼对之。后来,嵇康听说了此事,便携带酒、琴前往,阮籍 “大悦”,“乃见青眼”。阮籍、嵇康均为魏晋 “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

以青眼看人,这叫做 “垂青”,亦谓之 “青睐”。 《名义考》卷六: “后人有青盼、垂青之语。人平视睛圆则青,上视睛藏则白。上视,怒目而视也。”

“青”为 “青眼”,“睐”为 “看”,所以,“青睐”即青眼看人示好之意,它与 “青白眼”一语有关。


【词语青睐】   汉语词典:青睐

猜你喜欢

  • 千金市骏骨

    同“千金市骏”。唐沈亚之《上寿州李大夫书》:“昔者燕昭以千金市骏骨而百代称之。”

  • 噬指

    同“啮指之思”。噬,啮咬。王闿运《皇朝追赠总督衔文节常公神道碑》:“迁安徽按察使,到未期月,以母疾告归终养。噬指方归,求医已迫。”【词语噬指】   汉语大词典:噬指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因一事,亦作“不经一事”。意思说不经历过这一事,就不能增长对这一事的知识。宋代悟明《联灯会要.道颜禅师》:“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 未入州府

    源见“鹿门采药”。谓避世隐居。唐杜甫《遣兴》诗之二:“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 袁丝揽辔

    《史记.袁盎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擥辔。上曰:‘将军怯耶?’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重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侥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

  • 吏隐

    《晋书.孙绰传》:“尝鄙山涛,谓人曰:‘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此是孙绰批评山涛的话,意思是指责他为官而贪隐士高名,为隐而慕为官之利禄,结果是非吏非隐,两不像。所谓“吏隐”,旧时一些清高

  • 勿谓秦无人

    别说秦国没有人。 常用以驳斥对方对己方缺乏人才的藐视。语出《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资治通鉴.梁纪.武帝普通二年》:“(杨)侃报移曰:‘彼之纂兵,想别有意,何为妄构白捺

  • 陶潜柳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晋陶潜,字元亮,又名渊明,曾为彭泽令,归隐后,自号为五柳先生。后因以“陶潜柳”为咏柳的典故。亦以比喻隐居之地或人。多

  • 名山藏谤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汉书.司马迁传》:“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

  • 王陵戆

    《史记.高祖本纪》:“吕后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汉代王陵以耿直著称,被人称为“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刘邦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