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骑虎难下

骑虎难下

比喻行事中遇到困难,迫于大势而又不能停止,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温峤(事迹见前“精神满腹”条)和庾亮等人平灭王敦之乱后,出为江州刺史。庾亮掌管朝中大权,不顾群臣劝阻,削除历阳内史苏峻兵权。公元328年,东晋大司农苏峻和豫州刺史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专擅朝政,大杀朝臣。荆州刺史陶侃之子陶瞻也被杀,陶侃大怒,联合时为江州刺史的温峤和中书令庾亮等人率兵同赴京师。但交战中屡屡失利,温峤军粮又尽。陶侃情绪很消极,有退兵之意。温峤对他说:“苏峻、祖约本是小人,为天下人所弃。今日之举,决在一战。如今天子受制于敌手,社稷危殆,我和你共受国恩,现在正是效命之时。当今的形势,决没有后退的道理,既然骑上了猛虎,中途又怎能下得来呢!”后来终于平定了苏、祖二人。

【出典】:

晋书》、卷67《温峤传》1793页:“是时义军屡战失利,峤军食尽,陶侃怒曰:‘……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算。……’峤曰:‘不然。……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唐人避讳,改“虎”为“兽”),安可中下哉!’”

【例句】:

隋书·文献独孤皇后传》:“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禅,立为皇后。”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二一·薜史书法回护处》:“明宗武夫,岂能知此,方外怵于元行钦之奏其反,内惑于石敬塘、安重诲等之劝其反,势当骑虎难下之时,不得不为挺鹿走险之计。”


连动 骑在虎背上,不易下来。比喻遇到困难,但又欲罢不能。语本《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哉。”茅盾《子夜》10:“益中收买的八个厂,本月三日抛出的一百万公债,都成了~之势,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干到那里是那里了!”△贬义。多用于描写处境窘迫方面。→进退两难 ↔左右逢源。也作“骑虎之势”。


【词语骑虎难下】  成语:骑虎难下汉语词典:骑虎难下

猜你喜欢

  • 谢家飞絮

    同“谢庭柳絮”。清王士禛《为尤展成悼亡二首》之二:“风景不殊人不见,谢家飞絮满江南。”

  • 匹练白马

    参见:一匹练

  • 视听言动

    儒人认为人的视、听、言、动四行都应按礼教规范。《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 小时了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文举至门,……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

  • 茅庐三顾

    同“三顾茅庐”。元无名氏《醉鸟赤壁赋》一折:“你便能勾片言折狱,一语兴邦,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见“三顾茅庐”。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1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到

  • 肥遁

    《周易.遁卦》:“上九,肥遁,无不利。”唐.孔颖达疏:“子夏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遁之最优,故曰肥遁。”《周易》中以“肥遁”喻指隐居避世的处世态度最优。后人诗文中

  • 战必胜,攻必取

    每次作战,没有不获胜的;每次进攻,没有攻不下的。 表示战斗力强,所向无敌。语出《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唐.张说《赠涼州都督郭君碑》:“树恩结信,立威用武,烜赫

  • 尧天

    源见“尧天舜日”。谓尧能法天而行教化,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唐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郭沫若《归国杂咏》:“托身期泰岱,翘首望尧天。”【词语尧

  • 吐凤才华

    源见“吐凤”。形容非凡的才华。清张鸣珂《百字令.题沈书卿松隐庵读书图》词:“吐凤才华,枯蟫滋味,好作千秋想。”

  • 阿娇

    《史记.外戚世家》:“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汉武故事》云‘后名阿娇’,即长公主嫖女也。”汉景帝姊长公主嫖的女儿名叫阿娇,姓陈。武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