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髀肉复生

髀肉复生

又为“髀肉之叹”。由于生活安逸,大腿上赘肉复出。用来表示自叹生活安逸,思图有所作为。刘备(事迹见前“冢中枯骨”条)投奔荆州后,一连几年无争战,生活平平静静。一次他到刘表那儿,中间去厕所,看到大腿上长出许多赘肉,感慨不已,以致流泪。刘表见到很是奇怪,便问他为何哭泣。刘备回答说:“我过去常常身不离鞍,大腿上的赘肉都消失了。现在不骑马打仗了,大腿上的赘肉又长了出来。时光飞逝,如今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所以悲伤啊。”

【出典】: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卷32第876页:“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4回:“玄德自知语失,遂起身如厕。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涕。” 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们平居无事时,从不想到自己的头、手、脚以至脚底心。待到慨然于‘头颅谁斫’、‘髀肉(又说下去了,尚希绅士淑女恕之)复生’的时候,是早已别有缘故的了。”


主谓 比喻长久处于安逸环境中虚度光阴,忧虑再不能有所作为。《三国志·蜀书·先主纪》注引《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冗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多用于无所作为方面。


【典源】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 (刘) 备住荆州数年,尝于 (刘) 表坐起至厕,见髀 (bi) 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今译】 刘备住在荆州刘表处数年,有一次在刘表家作客时去上厕所,见大腿内侧的肉又长出来了,不觉感慨流涕。回到坐位上,刘表觉得很奇怪,问他,刘备回答:“我以前常常身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全消下去了。这几年不再骑马,大腿肉又生出来。日月如飞,人即将老,而功业尚未建立,因此悲伤。”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长久安逸,壮志销磨,无所作为。

【典形】 髀满、髀肉、髀肉生、抚髀、拊髀、两髀生肉、摩髀肉、生髀肉、消髀肉、髀生肉、髀肉渐生、髀肉消、髀里肉生、髀肉磨欲透、英雄髀肉生、悲髀肉。

【示例】

〔髀满〕 宋·陆游《七十一翁吟》:“吏部齿摇心怅望,将军髀满泪氿澜。

〔髀肉〕 宋·陆游《双流旅舍》:“每因髀肉叹身闲,聊欲勤劳鞍马闻。”

〔髀肉生〕 金·元好问《出邓州》:“本无奇骨负功名,取次谁教髀肉生。”

〔抚髀〕 宋·陈师道《登冥山》:“求田君勿问,抚髀吾何能。”

〔拊髀〕 宋·范成大《满江红》:“击揖誓,空惊俗; 休拊髀,都生肉。”

〔两髀生肉〕 清·黄景仁《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一编落手等性命,两髀生肉徒摩挲。”

〔摩髀肉〕 清·黄遵宪《将应廷试感怀》:“二十余年付转车,自摩髀肉问如何。”

〔生髀肉〕 明·汤显祖《紫钗记》:“鞍安不教生髀肉,檄书端可愈头风。”

〔消髀肉〕 唐·罗隐《魏博罗令公附卷有回》:“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犹羡愈头风。”


【词语髀肉复生】  成语:髀肉复生汉语词典:髀肉复生

猜你喜欢

  • 避坑落井

    躲开了陷坑,却落入了陷井。比喻躲过一难,又遭另一难。褚翼(275-341年),字远谋,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以才艺著称于时,袭爵关内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入侵中原,洛阳陷落之后,和荥阳太守郭秀共同

  • 庄舄病吟

    同“庄舄越吟”。宋黄庭坚《去岁和元翁重到双涧寺》:“安得一廛吾欲老,君听庄舄病时吟。”

  • 索米官仓

    同“索米长安”。宋陆游《郊居》诗:“索米官仓例坐愚,东方未可戏侏儒。”

  • 墦间馀酒

    源见“乞墦”。指残羹剩饭。元刘秉忠《过天井关》诗之三:“洛下残花犹殢客,墦间馀酒也狂人。”

  • 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灵巧的人,不到谙熟某种专门技巧的人的门前卖弄。 表示一贯从事某种专门技巧的人其智慧不可及。语出汉.桓谭《新论.道赋》:“杨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

  • 鹦鹉笔

    源见“文不加点”。指高超的文笔。明徐渭《渔阳三弄》:“汉阳江草摇春日,天帝亲闻鹦鹉笔。”【词语鹦鹉笔】   汉语大词典:鹦鹉笔

  • 德水

    《史记.秦始皇本纪》:“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是火德,秦灭周是水德,黄河应改名为德水。后遂用为咏黄河之典。唐.段成式《河出荣光》诗:“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词语德

  • 华表归

    源见“辽东鹤”。谓重归故里,人事变迁。清钱谦益《十月朔日抵广陵》诗:“流萤尚作芜城梦,跨鹤真同华表归。”

  • 让枣梨

    同“推梨让枣”。清赵翼《题北溪谦斋蓉湖三寿图》诗:“幼已让枣梨,老犹共锄耒。”

  • 鹡鸰

    源见“鹡鸰在原”。比喻兄弟。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岂无鹡鸰,固镇名器。”宋叶適《送巩仲同》诗:“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词语鹡鸰】   汉语大词典:鹡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