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屋建瓴

高屋建瓴

建:倾倒。瓴(líng龄):盛水的瓶子。此典指把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一说:瓴,仰瓦,即瓦沟。汉初,田肯向高祖刘邦分析形势说:“秦地(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今陕西、甘肃等地),形势险要,是可以取胜之地方,它有隔山阻河的险难,与各诸侯国远隔千里,如果诸侯拥兵一百万,那么秦地兵力只要二万就足以抵挡制胜。凭借着这样有利之地势,从此以后对各诸侯用兵,那就好像在高屋脊上向下倾倒瓶子里的水从瓦沟里一泻而下。”后以此典比喻居高临下,有不可阻挡之有利形势。此典又作“建瓴”、“建瓴之势”“建瓴高屋”。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83页:“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xuán玄,通“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集解》引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言其向下之势易也。建音蹇。”晋灼曰:“许慎曰瓴,壅似瓶者。”

【例句】:

南朝梁·简文帝《弹棋谱序》:“观兵棋之式道,上升则博艺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乘危则栈山航海,历险则束马悬车。”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莫不如彼建瓴,同斯破竹,一朝指挥,六合大定。” 唐·骆宾王《兵部秦姚州道破逆贼露布》:“贼据临代之形,负建瓴之势,征风召雨,猬起蜂飞。” 宋·周邦彦《汴都赋》:“加兵诸侯,如高屋之建瓴,水神皋天邑,以先得者为上计。” 朱自清《那里走》:“这种……生活样式,正如高屋建瓴水,它的影响会迅速地伸张到各处。”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毛主席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所表现的那种非凡英明和伟大气魄,是史无前例的。”


偏正 建,倾倒。瓴,水瓶。把一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语本《史记·高祖本纪》:“(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宋·曾极《金陵百咏·天门山》:“~无计取,二梁刚把当殽函。”△褒义。用于描写气势。→横扫千军 居高临下 建瓴之势 ↔断断续续。 也作“建瓴高屋”、“屋上建瓴”。


【典源】《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汉书·高帝纪》亦载。

【今译】 秦国,是占据有利地势的国家,周围有黄河、山脉等险阻,如果它发兵来攻打东边诸侯,如同在高屋脊上向下倾倒瓶子里 (一说瓴为泻水沟) 的水一样会一泻而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势头迅猛顺畅,不可遏阻。

【典形】 建瓴、建瓴之势、凭高建瓴、建瓴得势。

【示例】

〔建瓴〕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莫不如彼建瓴,同斯破竹,一朝指挥,六合大定。”

〔建瓴之势〕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露布》:“贼据临代之形,负建瓴之势。征风召雨,蝟起蜂飞。”


【词语高屋建瓴】  成语:高屋建瓴汉语词典:高屋建瓴

猜你喜欢

  • 草木为兵

    同“草木皆兵”。金元好问《秋望赋》:“云烟惨其动色,草木起而为兵。”

  • 沧海钓

    源见“钓东海”。喻指济世宏愿。唐张祜《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诗:“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

  • 珠还剑合

    源见“合浦珠还”、“丰城剑气”。谓失而复得,分而复合。明王思任《重修〈三槐家谱〉序》:“盖不胜其珠还剑合,亡子见父之喜也。”

  • 归鸿谁寄

    源见“雁足书”。指书信无使者传送。宋柳永《卜算子慢》词:“纵写得离愁万种,奈归鸿谁寄?”

  • 堂斧

    《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郑玄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杀,刃上而长。”后以“堂斧”指坟墓。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宽上狭长形者。

  •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管子·白心》:“~,极之徒仄,满之徒亏。”

  • 握火

    同“怀火”。宋刘筠《与客启明》诗:“垂天借偷《齐谐志》,握火寻盟《越绝书》。”

  • 草头露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草头上露水少而易干,后因以比喻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元 萨都剌《寒江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见羊裘?”见“草头之

  • 辨鳦鸿

    源见“越凫楚乙”。比喻各执一词,互相争辩。清钱谦益《己巳八月待放归田感怀述事》诗之二:“唐麻感激排狐鼠,汉党分明辨鳦鸿。”

  • 六龙

    源见“羲和驭日”。相传羲和驾六龙为太阳驭车,因以“六龙”指太阳。汉刘向《九叹.远游》:“贯澒蒙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宋王安石《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词语六龙】   汉语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