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爪留痕

鸿爪留痕

同“鸿爪雪泥”。清袁枚《逾月再至见江孝廉和章喜叠前韵》:“偶将鸿爪留痕在,不料牙琴渡海来。”


猜你喜欢

  • 孔融满坐

    东汉末孔融看重读书人,好宾客,家中客常满座。宋代徐子光《蒙求集注.孔融坐满》:“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坐:通“座”。

  • 孙登半岭

    同“孙登啸”。宋晁补之《满庭芳.次韵答季良》词:“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 佩兰

    同“纫兰佩”。唐韩愈孟郊《遣兴联句》:“殷鉴谅不远,佩兰永芬芳。”【词语佩兰】   汉语大词典:佩兰

  • 泣辜

    源见“神禹泣罪”。指执政首领自责其失。《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禹泣辜表仁,菲食旌约。”亦泛指帝王怜惜罪人。《隋书.于仲文传》:“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录涓滴之功。”【词语泣辜

  • 夸娥

    源见“愚公移山”。指天上的大力神。唐皮日休《游毛公坛》诗:“将山待夸娥,以肉投猰㺄。”

  • 鬼笑人

    同“鬼笑穷”。宋陆游《苦贫》诗:“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词语鬼笑人】   汉语大词典:鬼笑人

  • 不虚美,不隐善

    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卷六二):“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呜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

  • 桐乡葬

    参见:桐乡吏

  • 失匕

    同“失箸”。宋苏轼《曹既见和复次韵》:“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词语失匕】   汉语大词典:失匕

  • 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载:汉时,有一天主簿杜宣到县令家去喝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便得胸腹痛切,妨损饮食,大用羸露,攻治万端,不为愈。”后县令问明病因,终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