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飞冥冥

鸿飞冥冥

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慕焉?”李轨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鸿飞冥冥”指有道之人遁隐。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二》:“庞萌为人逊顺,而光武以托孤期之,不惟失于知人,其惑于佞甚矣,子陵所以鸿飞冥冥也。”亦泛指远避祸害,逃之夭夭。李劼人《死水微澜》五部分十五:“而正凶帮凶则鸿飞冥冥,连一点踪影都没有探得。”


主谓 鸿雁飞向高远的天际。比喻隐士远走高飞脱身隐迹。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弋人何慕焉?”明·徐渭《四老图赞》:“或以为商颜采芝之辈,~矣,而胡为乎浅水平山?”后也指肇祸者逃之夭夭。李劼人《死水微澜》5部15:“而正凶帮凶则~,连一点踪影都没有探得。”△多用于指脱身而走。→远走高飞 ↔天网恢恢。 也作“飞鸿冥冥”。


【典源】 汉·扬雄《法言·问明》:“或问君子,在治,曰:‘若凤。’在乱,曰:‘若凤。’或人不谕,曰:‘未之思矣。’曰:‘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今译】 有人问君子在治世如何,答道:“像凤凰。”又问在乱世如何,答道:“像凤凰。”问的人不明白,又解释道:“治世则出现,乱世则隐去。鸿雁高飞远去,猎人又怎么射得到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志向高远; 或形容远祸避害。

【典形】 避弋、高鸿、高鸿避弋、歌鸿冥、鸿避弋、鸿飞冥冥、冥鸿、弋慕鸿、弋人空慕、鸿惊避戈、冥鸿云外,弋者何慕。【示例】

〔避弋〕 宋·苏轼《次韵程正辅》:“孤鸿方避弋,老骥犹在坰。”

〔高鸿〕 宋·苏轼《和刘道原寄张师民》:“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高鸿避弋〕 宋·杨亿《因人话建溪旧居》:“经年已结南枝恋,更羡高鸿避弋飞。”

〔歌鸿冥〕 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彼勿叹凤衰,此正歌鸿冥。”

〔鸿避弋〕 清·唐孙华《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但看鸿避弋,谁想凤仪庭。”

〔鸿飞冥冥〕 宋·范成大《范老前岁相别》:“鸿飞冥冥鸥浩荡,安得置之鸡鹜间?”

〔冥鸿〕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

〔弋慕鸿〕 宋·苏辙《次前韵观试进士》:“文缛山藏豹,飞高弋慕鸿。”

〔弋人空慕〕 明·高启 《沁园春》:“须高举,教弋人空慕,云海茫然。”


【词语鸿飞冥冥】  成语:鸿飞冥冥汉语词典:鸿飞冥冥

猜你喜欢

  • 云动风飞

    《韩非子.十过》:“平公提裳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

  • 齐侯好紫衣

    源见“邹缨齐紫”。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李华《杂诗》之二:“齐侯好紫衣,魏帝妇人饰。”

  • 其进锐者其退速

    意谓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很快。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明.张岱《募修岳鄂王祠墓疏》:“余谓天下凡事必须量力为之。其进

  • 驱雀顾欢

    《南史.顾欢传》:“顾欢字景怡,一字玄平,吴郡盐官人也。家世寒贱,父祖并为农夫,欢独好学。年六、七岁,知推六甲(六甲,指以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称六甲)。家贫

  • 张翰酒

    同“张翰杯”。唐白居易《问皇甫十》诗:“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 破颜微笑

    表示心领神会。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是时众皆寂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偏正 形容心领神会。语出《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有迦叶破颜微笑。”宋·普济《五灯会元》:“世尊

  • 洛英

    源见“洛阳耆英会”。指年高德劭的人。宋刘克庄《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词:“洛英蜀客,老成人,几半朝庭。”【词语洛英】   汉语大词典:洛英

  • 履虎

    同“履虎尾”。《梁书.武帝纪上》:“江 淮扰逼,势同履虎。”唐李白《秦女休行》:“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词语履虎】   汉语大词典:履虎

  • 蜩鷽

    源见“榆枋之见”。蝉与鷽鸠。比喻识浅志小之人。亦用为自谦之辞。宋陈造《山居诗》:“此心安稳处,蜩,鷽傲鹍鹏。”宋黄铢《送仲晦》诗:“冥鸿聿高举,蜩鷽何由追?”【词语蜩鷽】   汉语大词典:蜩鷽

  • 碧壶

    同“壶中天”。元王恽《仙游曲》之五:“金简朝元拥玉华,碧壶香满谪仙家。”【词语碧壶】   汉语大词典:碧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