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shǐ使):猪。此典指公孙弘家穷,曾以放猪谋生。后以此典指士人出身贫贱。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齐(齐国旧地,今山东大部分地区)菑(zī兹)川(郡治今山东寿光南)薛县(今山东滕县
源见“东阁招贤”。喻称受赏识的贤才。唐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阁贤。”
同“隐鳞藏彩”。清钱谦益《〈徐子能集〉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隐鳞戢羽,名闻未彰,必有文章巨公,以片言只字定其身价。”见“隐鳞戢翼”。清·钱谦益《〈徐子能集〉序》:“古之文人才士,当其~,名闻未彰,
源见“三语掾”。谓老 庄之学与儒教无异。唐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诗:“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
春秋:古代史书名。相传为孔子所作。 原意是说古代圣王采诗以观民风。后来此事被废止,诗也就没有了。于是孔子作《春秋》,以寓善恶褒贬之义。语出《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赵匡义)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
意思是没有能够及时提防,比喻出了事故以后,才知道防范。《五灯会元》:“杭州倾心寺法瑫宗一禅师上堂,……僧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偏正 比喻出了事才去防范。《红楼梦》112
源见“相濡以沫”。比喻处困境之中,尽微力相互抚慰。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虽涸鳞濡沫,不觖望于鲸波;而决羽抢榆,颇思迁于莺树。”
源见“孝先便腹”。指弟子嘲笑老师懒读好睡。宋许月卿《次周尚书》诗之一:“幸免五经嘲笥腹,可无百尺进竿头。”
原指做学问,工夫精到,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则泛指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亦用以讽刺办事圆滑。孟子说,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研探学问,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自觉地得到学问。自己自觉地求得的学问,就能心安理得地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