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 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后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明史.占城传》:“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如必驱兵苦战,胜负不可知,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


其他 鹬,一种细长嘴的水鸟。鹬和蚌互相争持,老渔翁正好把它们一起捉了,得到利益。语本《战国策·燕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喻世明言》卷10:这正叫做“~”。若是倪善继存心忠厚,兄弟和睦,肯将家私平等分析,这千两黄金,弟兄大家该五百两,怎到得滕大尹之手?”△贬义。用于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坐收渔利 羊顶角,狼得食。也作“鹬蚌相持,渔人获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省作“鹬蚌相持”、“鹬蚌相斗”、“鹬蚌相危”、“鹬蚌相争”、“蚌鹬争衡”、“渔人得利”、“渔人之利”、“渔翁得利”、“渔翁之利”。


【词语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成语: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汉语词典: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猜你喜欢

  • 鱼羹宋嫂

    周密《武林旧事.西湖游幸》:“……小舟时有宣唤赐予如宋五嫂鱼羹,尝经御赏,人所共趋,遂成富媪。朱静佳六言诗云:‘柳下白头钓首,不知生长何年?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北宋时汴京酒店的宋五嫂善

  • 湘君

    同“湘妃”。《史记.秦始皇本纪》:“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舜涉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 湘之间,俗谓之湘君。”或以为湘水

  • 跂足

    源见“跂望”。踮起脚跟。比喻盼望,期望。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投躯不愆于羽檄,跂足惟俟于牙璋?”【词语跂足】   汉语大词典:跂足

  • 南昌仙籍

    源见“吴市隐”。指梅福。宋辛弃疾《念奴娇.赋傅岩叟香月堂两梅》词:“看取香月堂前,岁寒相对,楚两龚之洁。自与诗家成一种,不系南昌仙籍。”

  • 弃笔从戎

    同“投笔从戎”。唐张鷟《游仙窟》:“蜀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君,弃笔从戎。”【词语弃笔从戎】  成语:弃笔从戎汉语大词典:弃笔从戎

  • 尽态极妍

    尽、极:达到顶点。妍:美。 形态娇媚已极,美丽达到顶点。 谓尽量显示妩媚娇妍。语出唐.杜牧《阿房宫赋》:“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清.何世璂《然镫记闻》:“为诗总要古。吴梅村先生诗,尽态极妍,然只是

  • 蓬首垢面

    犹蓬头垢面。《北齐书.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徵,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叶圣陶《四三集.英文教授》:“再不见一个蓬首垢面的囚徒似的人物。”见“蓬头垢面”。叶圣陶《四三集·英文教授》:“再不见一个

  • 长房缩地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载:东汉费长房随仙人壶公学道,“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长房缩地”指传说中方士以法术化远为近。多用以形容思念故乡或异地亲朋等。清李渔《蜃中楼.结

  • 李公颠

    源见“张公吃酒李公醉”。指移花接木或顶替。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三:“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 田父可坐杀

    周时谚语。田父指老农。《列子.杨朱》:“周谚曰:‘田父可坐杀。’晨出夜入,自以性之恒,啜菽茹藿,自以味之极,肌肉粗厚,筋节?急,一朝处于柔毛绨幕,荐以粱肉兰桔,心㾓体烦,内热生病矣。”谚语中反映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