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庭换鹅

黄庭换鹅

源见“换鹅书”。称扬人擅长书法。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二三八引晋·何法盛《晋中兴书》 曰:“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晋书·王羲之传》:“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今译】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曾为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是位大书法家,性又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养有一群好鹅,王羲之闻知去看,非常喜爱,想要买下,道士说:“您能为我写《黄庭经》(一作《道德经》),我将这群鹅全送给您。”羲之欣然为他写毕,将鹅装笼带回。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书法精妙,或指精妙的书法作品; 也用以咏鹅。

【典形】 白鹅书、博白鹅、鹅费羲之墨、鹅归逸少、鹅经、鹅群帖、换白鹅、换鹅、换鹅经、换鹅帖、换黄庭、换经鹅、黄庭换鹅、挥翰邀鹅、笼鹅、笼归忆右军、山阴道士鹅、书经爱鹅、书邀道士鹅、右军鹅、笼随王右军、将鹅与右军、挥帖致白鹅、内史写黄庭、换取黄庭、学溪老鹅、山阴书、惜鹅群、换群鹅、换鹅文、换鹅手、觅鹅群、逸少写黄庭。

【示例】

〔白鹅书〕 元·萨都拉《奉和邓善之学士》:“天上已无金马诏,人间空有白鹅书。”

〔博白鹅〕 唐·韩愈《石鼓歌》:“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鹅费羲之墨〕 唐·杜甫《摇落》:“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

〔鹅归逸少〕 唐·李商隐《喜雪》:“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鹅经〕 宋·苏轼《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鹏赋谪仙狂。”

〔鹅群帖〕 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字仿鹅群帖,文成鸡卵碑。”

〔换白鹅〕 元·张可久《寨儿令·山中分韵得声字》:“驾青牛自取丹经,换白鹅谁写黄庭。”

〔换鹅〕 宋·陈与义《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换鹅经〕 宋·苏舜钦《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瘗鹤铭。”

〔换黄庭〕 元·耶律楚材《赠云川张道人》:“素扇自甘赎碧笠,玄鹤不肯换黄庭。”

〔换经鹅〕 元·马祖常《送华山隐之宗阳宫》:“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黄庭换鹅〕 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笼鹅〕 唐·李白 《王右军》:“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笼归忆右军〕 明·高启 《观鹅》:“击乱思常侍,笼归忆右军。”

〔山阴道士鹅〕 宋·黄庭坚《鹧鸪天》:“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

〔书经爱鹅〕 唐·卢纶《宴赵氏昆弟季书院》:“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书邀道士鹅〕 宋·黄庭坚《自咸平至太康》:“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

〔右军鹅〕 唐·张祜《闲居作》之,五:“唯精左氏传,不养右军鹅。”


猜你喜欢

  • 阴阳易位

    谓阴阳之位互换。又,阴:喻臣;阳:喻君,转以比喻君弱臣强。战国楚屈原《涉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侘傺

  • 重玄

    《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后以“重玄”指很深的哲理。《晋书.索袭传》:“味无味于慌惚之际,兼重玄于众妙之内。”唐李白《峨嵋山月送蜀僧晏入中京》诗:“黄金师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词语重玄

  • 青镜孤鸾

    同“青鸾孤影”。明郑若庸《玉玦记.送行》:“青镜孤鸾愁舞影,书封雁足难凭。”

  • 推轂

    车轮的中心为毂。故“推毂”为推车前进的意思。后用来比喻推荐人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词语推轂】   汉语大词典:推轂

  • 遗安

    《后汉书.庞公传》:“〔庞公〕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刘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后遂以

  • 奋鲁阳

    源见“挥戈回日”。谓感叹时光流逝,希望光阴回转。清王摅《十六日牧翁父子招》诗:“可怜已堕虞渊日,驻景犹思奋鲁阳。”

  • 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

    戢:收敛。 战争像火一样,如果不加控制,就连自己也会被烧死。 多用作戒人不要玩弄战火之辞。语出《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汉书.武五子传.赞》:“秦始皇即位三十九年,不一

  • 长育

    源见“顾复”。养育,使之长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引申为培育。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并谘目七事.谘目一》:“夫为国之要,在乎长育人才。”【词语长育】   汉语大词

  • 吹箫散楚

    源见“四面楚歌”。吹奏楚歌多用箫、笛,因以“吹箫散楚”谓瓦解敌军。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有一处阵地上,还采用‘吹箫散楚’的办法,组织火线音乐队,在风雪怒吼的黑夜里,向敌人演奏《白毛女》

  • 老蚌生珠

    亦作“老蚌出珠”。已经衰老的蚌又生出了珍珠。比喻晚年得贤子。东汉末,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人韦端,凉州牧征为太仆,两个儿子韦康(字元将)、韦诞(字仲将)也居官,一家荣耀,时人称慕。韦康、韦诞先后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