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黔驴之技

黔驴之技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神,此指神奇物)。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慭,音yìn,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噬,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狎,此指撩拨挑衅),荡倚冲冒(指对驴轻侮戏弄)。驴不胜怒,蹄(踢,作动词用)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踉,音liáng,跳踉,跳跃)大㘎(㘎,音hǎn,虎怒吼),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德,道德,修养),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指如此无能),悲夫!”

“黔之驴”是一个寓言故事。驴子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实际上并无能力,盛怒之下,也仅能一踢,虎终于发现它”“技止此耳”。其实,社会上那些虚有其表,虚张声势的现象,不一样都是“黔之驴”吗?

后因以比喻炫耀拙劣的伎俩而本领有限,常用以讥讽人不知藏拙,以至取辱或遗笑于他人。

董必武《红岩村题诗》:“结庐在虎穴,纸虎逊黔驴。”这是反用其事的一例。


偏正 黔,今贵州一带。技,技能。黔驴的技能。比喻伎俩拙劣或本领有限。语本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驴,不读作lú。△贬义。多用于表示无能方面。→鼯鼠技穷 ↔神通广大。也作“黔驴技穷”。


【典源】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尨 (pang) 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慭(yin)慭然莫相知。 他日,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噉,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今译】 贵州地方没有驴,有人用船带进一头,运到却没有用处,于是放在山下。老虎见驴是只庞然大物,认为是神兽。先从林子里悄悄张望,又渐渐挨近,唯恐激怒了它。过了几日,驴一叫,把虎吓了一大跳,急忙跑开,以为驴要吃它,十分恐惧。然而往来观察,觉得驴没什么大能耐。渐渐又习惯了驴的叫声,又在它前后走动,但始终不敢去与它相斗。后来更接近了,去挨碰驴子,驴子很反感,去踢老虎。老虎高兴了,盘算道:“原来就这点本事啊!”于是冲上去将驴扑倒,咬断它的喉咙,吃光它的肉才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徒有其表,本领有限。

【典形】 黔驴、黔驴之技、穷黔驴、三蹄无技。

【示例】

〔黔驴〕宋·陆游《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怨谤相乘真市虎,技能已尽似黔驴。”

〔黔驴之技〕 宋·张孝祥《抚州到任谢执政》:“殚黔驴之技,未答洪私; 致鹈梁之讥,莫逃余责。”

〔穷黔驴〕 清·王摅《寄示昭复昭被》:“两者俱抵滞,技恐穷黔驴。”

〔三蹄无技〕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六息何心化北鱼,三蹄无技弄黔驴。”


【词语黔驴之技】  成语:黔驴之技汉语词典:黔驴之技

猜你喜欢

  • 奋鲁阳

    源见“挥戈回日”。谓感叹时光流逝,希望光阴回转。清王摅《十六日牧翁父子招》诗:“可怜已堕虞渊日,驻景犹思奋鲁阳。”

  • 粪金牛

    源见“五丁开道”。能便金之牛。指秦惠王琢石牛以探入蜀之路。清魏源《秋兴》诗之七:“互市那须汗血马,开边自有粪金牛。”

  • 九折路

    源见“王尊叱驭”。指曲折多险阻的道路。南朝 陈阴铿《蜀道难》诗:“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 巢繇不买山

    同“巢由不买山”。清阎尔梅《村居》诗:“邴 管曾浮海,巢 繇不买山。”繇,通“由”,指许由。

  • 子猷佳兴

    源见“访戴”。指寻访好友的雅兴。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 长桥题柱

    源见“题桥柱”。喻立志求取功名富贵。唐岑参《升仙桥》诗:“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

  • 杜邮之赐

    源见“杜邮之戮”。谓赐死。宋李纲《靖康传信录》下:“公坚卧不起,谗者益得以行其说,上且怒,将有杜邮之赐,奈何?”【词语杜邮之赐】  成语:杜邮之赐汉语大词典:杜邮之赐

  • 簪缨

    簪与缨,古代贵人的冠饰,借指高官显宦。《南史.王弘传论》:“及夫休元弟兄,并举栋梁之任,下逮世嗣,无亏文雅之风,其所以簪缨不替,岂徒然也!”替:废;衰。唐代张说《灉湖山寺》诗:“若使巢由知此意,将不萝

  • 三日绕

    同“三日绕梁”。宋黄庭坚《杂吟》:“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 长笛吹裂

    《太平广记》卷二〇四“李暮”条引《逸史》:“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讌,以观其妙。时州客同会镜湖,邀李生湖上吹之。会中有一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时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