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寿桥

万寿桥

即今福建福州市区八一七南路与中洲间的解放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至治二年(1322)落成。《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万寿桥“在府南,跨南台江上,长三百余丈,石梁水门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建。明成化后屡经修葺,俗名大桥。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计者,不可胜纪,万寿桥与洪山桥尤为雄壮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改建,易名解放大桥。


(1)桥名。即今福建省福州市区的解放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王应山《闽都记》万寿桥:“横跨台江,旧为浮桥,屡修屡坏。……元大德七年(1303年)头陀王法助奉旨募造石桥,晒水为二十九道,上翼以石栏,长一百七十丈有奇,南北构亭二。至治二年(1322年)落成。学士马祖常为记,刻‘万寿桥’三字于右。”《读史方舆纪要》福州府万寿桥:“在府南,跨南台江上,长三百余丈,石梁水门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1303年)建。明成化后屡经修葺,俗名大桥。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计者,不可胜纪,万寿桥与洪山桥尤为雄壮云。”建国后重修改建,易名解放大桥。 (2)村名。在四川省岳池县东北。属花园镇。人口250。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桥,适逢乾隆帝70寿辰,故名万寿桥。地以桥名。有农机等厂。通公路。


猜你喜欢

  • 石堰

    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石堰“在县东四十里。诸山涧之水皆汇于此,有北山桥跨其上。明正统中作石堰,山水瀑溢,往往圮坏。正德初, 邑民韦仙倣做新安堰坝法, 以薪代石,遇圮则修。又凿渠

  • 小蒸镇

    又名贞溪。即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南三十六里小蒸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青浦县:小蒸镇“三面傍泖,稍北曰大蒸。《志》云:镇西四里有古濮阳王大小二墓,蒸土筑之,因名。……旧置税局于此,寻废”。明洪武七年(

  • 倒流溪

    ①在今福建霞浦县东。《清一统志·福宁府》: 倒流溪 “在霞浦县东三十五里四都界乌岩,西流至县东十五里赤岸。以其西流,故名”。②亦名北流溪。在今四川遂宁市西。《方舆纪要》卷71遂宁县 “赤溪” 条内:

  • 万顷原

    在今甘肃临夏市北二里。《方舆纪要》卷60河州:万顷原“四望宽平,居民稠密,其上又有重台原。《志》云:州东西百里,南北五十里。唐及五代俱名广大原,昔时番汉所驻牧地也”。

  • 汉武台

    即望海台。汉武帝时置,在今河北黄骅市东南。《水经·淇水注》:清河“枝津右出焉,东径汉武帝故台北。《魏土地记》曰: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又

  • 大沟

    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大沟在县西南十五里。东南流,与县境众水汇。今下流入于决河。”

  • 扬梁

    又作杨梁。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三十里。《左传》:襄公十二年(前561),“楚子囊、秦庶长无地伐宋,师于扬梁, 以报晋之取郑也”。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左传》襄公十二年(前561年)

  • 嵩城市

    又作嵩厦或嵩下。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引 《万历志》: 嵩城市 “在县 (旧治丰惠镇) 西北六十里”。

  • 罂 (甖) 子谷

    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英峪,近荥阳市界。为成皋之关口。《旧五代史·庄宗纪第八》:“帝过罂子谷,道路险狭,每遇卫士执兵仗者,皆善言抚之。”

  • 沈阳千户所

    蒙古至元元年(1264)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