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第镇

万第镇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四十里万第镇。民国《莱阳县志》卷1有万第镇。


在山东省莱阳市东部。面积151.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前万第,人口7000。该村明初形成聚落。因地处玩山沟前低洼处,取村名玩底,后演变为万第。有三村,按方位本村称前万第。1952年为莱阳县五区。1956年改建为万第镇,1959年称万第公社,1984年复置万第镇。2000年赤山镇并入。富水河流经。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芋头等。沙参销往国内外。盛产梨、苹果等。有试压泵、皮鞋、水泥、建筑、木器加工等企业。潍石、小莱、发埠、赤万公路经此。有前石庙的陨石山,陨石尚在。1942年以来,许世友等在此先后指挥“龙虎山”、“大夼”、“憩格庄”等一系列战斗。


猜你喜欢

  • 西岳庙

    又称华岳庙。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五里岳镇东端。是历代帝王祭祀西岳华山之处。原庙系汉武帝时所建,称“集灵宫”。《汉书·地理志》 华阴县:“太华山在南,有祠。……集灵宫,武帝起。”在华山脚下黄甫峪口。北魏兴

  • 梧州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梧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苍梧县 (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苍梧、藤县、岑溪、容县、北流、玉林、陆川、博白等县及广东怀集县地。清属广西省,辖境缩小。191

  • 大通县

    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置,属西宁府。治所在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民国《大通县志》卷2:“盖县名大通,原自宋时筑城于浩亹河上,名曰大通城,后遂名其河为大通河。清雍正

  • 菊潭县

    隋开皇三年 (583) 改郦县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元和志》 卷21:“因县界内菊水为名。” 大业初属南阳郡。唐初废。开元二十四年 (736) 复置,移治今内乡县北六十里。五代周

  • 博山

    ①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清一统志·广信府》: 博山 “在广丰县西南三十余里。南临溪流,远望如庐山之香炉峰”。南宋辛弃疾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词。②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南五十里,鲁山之西。《新

  • 浙溪水

    ①即率水。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南。《元和志》 卷28休宁县: 渐江 “一名浙江,源出县东南横鄣山,东流经歙县,又东南入睦州界”。此以率水为浙江正源,混称此水为 《汉书·地理志》 之渐江及《山海经》 之浙江

  • 天临路

    元天历二年(1329)改潭州路置,属湖南道宣慰司。治所在长沙、善化县(今湖南长沙市)。《元史·地理志》:“以潜邸所幸”,故名天临。明太祖甲辰年(1364)改为潭州府。本潭州路,元天历二年(1329年)

  • 白鹿洞

    又名鹿洞。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北十四里庐山五老峰下山谷中。《寰宇记》卷111江州德化县:白鹿洞“在庐山东南,本李渤书堂,今为学宫”。《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白鹿洞书堂“唐李渤与兄涉偕隐于此山,尝养一白鹿

  • 马阜山

    在今湖南耒阳市北二里。《方舆纪要》卷80耒阳县:马阜山“高大盘踞,亘二十余里”。

  • 东门山

    ①即天门山。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余里东门岛。《乾道四明图经》卷6象山县:东门山“即《汉书·地理志》 所谓天门山也”。《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东门山“其状若门,下有横石如阙”。②在今江西吉安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