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元镇

三元镇

本沙县地,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南三元区。1938年设三元特种区。


(1)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南部。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蒲塘,人口480。镇以境内兰山北的三元冲而得名。相传此地曾有过三名状元,故名。原属宣城县。1956年分置三元三乡,1961年设三元公社。1971年改属芜湖县。1984年复三元乡,1998年置镇。主产稻、小麦、油菜籽、甘薯、烟叶等。省属九连山茶场驻此。皖赣铁路、芜屯公路经此。(2)在重庆市丰都县西北部。面积72.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滩山坝,人口870。原余姓人分别在上元、罗家、滩山坝兴场,故称三元。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仁寿乡。1934年建三元乡,1946年合并乡镇后仍为三元乡。1949年又恢复小乡制。1958年成立三元公社,1984年复建乡。1992年三元、乐家二乡合并置镇。产稻、玉米、小麦、柑橘、蚕茧。有酿酒、化肥、粮油加工等厂。丰垫公路贯通全境。(3)在四川省三台县东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元,人口 2500。1950年为三元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89年置镇。1992年芦桥乡并入。矿产有石油。有缫丝、机砖、面粉、地毯、预制件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唐巴公路经此。(4)在贵州省龙里县东部、水桥河(三元河)中游、营顶观北麓。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9650。镇人民政府驻三元村,人口2560。清初修建三元河大石桥,三次始成,故称“三元”。1953年建三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产油菜籽、烤烟。湘黔、黔桂两铁路并行经此。公路通贵鲇公路。(5)在陕西省镇巴县西南部。面积282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道角,人口1010。清初民居尹家河三个圆坝处,称三元坝。1949年设三元坝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设三元乡,1985年置镇。产稻、玉米、小麦及生漆、油桐、核桃。矿产有煤、石膏。有公路通西万公路。


猜你喜欢

  • 阴隆江堡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南七里。《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阴隆江堡“隶辰溪卫,有官兵戍守”。

  • 阳崎渡

    一名郑公渡。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南阳岐。《清一统志·福州府二》:阳崎渡“在侯官县西南。波流最险。元郑潜造舟济之,有石刻曰郑公渡”。

  • 柏香营

    清置,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柏香汛 “地名柏香坪,为普雄诸番出入之路。本朝雍正六年设都司驻防。筑城周二里,今改为汛”。

  • 河阳桥

    即河桥。西晋泰始十年 (274) 杜预建造于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为黄河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围戍守重地。唐代通称河阳桥。《唐六典》: 天

  • 黑松林关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明史·地理志》: 松潘卫东有黑松林关。《方舆纪要》 卷73松潘卫: 黑松林关 “在司东七十里。地多黑松,因名。一名松林堡”。

  • 拉孜

    即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拉孜地名,在彭错岭、甲错山中间。”

  • 北宁

    即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北宁县。《清史稿·越南》:光绪十年(1884),法国侵略者攻占扶良,“进逼北宁,黄桂兰、赵沃败奔太原”。

  • 杜尔伯特汗旗

    即扎萨克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 洪崖堡

    明置,在今广西灵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4灵山县: 洪崖堡 “在县北三十里”。清改为洪崖营。

  • 兴国城

    ①东汉末略阳氐人筑,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八年(213),“马超在汉阳,因羌、胡为害,氐王千万叛应超,屯兴国”。即此。②慕容氏筑,当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