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通江县
南宋末置,属巴州。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
南宋末置,属巴州。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
即今嘉陵江上源。《方舆纪要》卷56凤县:大散水“在县东五里。出大散关,流经县西南,入于嘉陵江,亦谓之故道水”。唐以后始称嘉陵江。
唐贞观六年(632)以西羌董洞贵部落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地。后废。
1913年移都匀县治此,改为平舟县,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2年与大塘县合并,改置平塘县。旧县名。本旧都匀府附郭首县都匀县。1912年裁县并府。1913年废府复县
亦作妙噶山站。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置,为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北迎兰。光绪 《吉林通志》 卷57: “妙噶山站,南至三姓城五里。”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50真阳县:龙陂港,“《旧志》:源出遂平县之洪山,流入县境,合清水港而入于淮”。唐元和十三年(818),以蔡州牧地为龙陂监,盖因龙陂港而名。
五代唐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小剑山下。《资治通鉴》:后唐长兴元年(930),董璋“复于剑门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
即贡觉宗。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清一统志·西藏》 喀木诸城: 滚卓克宗城 “在巴塘城北二百八十里”。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千秋峰”条下:“《志》云,千秋峡丛山列拥,亦名笔峡,大融江经此,风水相搏,涛色如银,名曰银江。”又称笔峡。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北大溶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涛墟之西。《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青丝井营 “在江华县南,接富川县龙窝村界。设把总戍守”。
北宋置,属密县。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二十四里大隗镇。在河南省新密市东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隗,人口2360。以古代大隗山得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大隗之山,其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