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都

东都

①西周武王都镐,成王时周公营建洛邑,作为镇抚东方的政治中心。因而称镐为西都,雒邑为东都。

②新莽以长安为西都,以洛阳为东都。

③东汉建都洛阳,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名东都。班固有《东都赋》。

④隋大业初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洛阳市),称东京。大业五年(609)改为东都。唐初废。显庆二年(657)复称东都。光宅初改为神都。神龙初复为东都。天宝初改为东京。上元三年(762)复称东都。五代梁改为西都。后唐同光元年(923)又改为东都。后晋改为西京。

⑤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改汴京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市),置东都;而以洛阳为西都。

⑥五代南唐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称西都,以吴旧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市)为东都。

⑦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郑成功收复台湾,置承天府于赤嵌城,号东都明京。


(1)周武王都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成王时周公营建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作为抚镇东部的政治中心,因称镐为西都,雒邑为东都。(2)东汉都雒阳,以在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之东,故称东京,亦名东都。班固有《东都赋》。(3)隋大业五年(609年)改称东京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4)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武周光宅元年(684年)改名神都,神龙元年(705年)复称东都。天宝元年(742年)改称东京,上元二年(761年)停京号,次年复号东都。(5)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以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市)为开封府,建东都。(6)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改洛京(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至晋天福三年(938年)迁都汴州,改称西京。(7)五代南唐都江宁府,称西都;以吴旧都江都府(治今江苏扬州市)为东都。(8)清顺治十八年十二月(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奉明正朔,以今台湾省台南市为东都;或泛称台湾为东都。次年六月郑成功死,其子郑经继位,改称东宁。


猜你喜欢

  • 大小涧埠

    在今广东德庆县东。《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大小涧阜“在州东三十五里”。

  • 归仁里

    在今云南马关县东南三十六里都龙镇。清兵自马白关出兵抗法,收复我国失地,光绪十五年(1889)置,属安平厅。

  • 永定关

    五代唐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小剑山下。《资治通鉴》:后唐长兴元年(930),董璋“复于剑门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

  • 天磨山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方舆纪要》卷50遂平县:天磨山“在查牙山西。高耸如磨”。

  • 登舟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平洋沙” 条下: “嘉靖三十四年,倭自常熟三丈浦遁出海,太仓知州熊桴邀击之于登舟沙,贼走吴淞江。《海防考》: 登舟沙为福山、白茅之门户。”

  • 吐鲁番县

    1913年改吐鲁番厅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即今新疆吐鲁番市。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84年改设吐鲁番市。旧县名。1913年以吐鲁番直隶厅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 南沙山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南沙镇境。清宣统《东莞县志》 卷5: “南沙西北有小虎山,东北有大虎山,东有上下横档山,东南有龙穴山,皆四面环海。”又同治 《广东图说》 卷4东莞县: 南沙山 “粤海门户,夙称天险,

  • 大洛城

    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魏书·太宗纪》:永兴三年(411),诏“尉古真统兵五千,镇西境太洛城”。《方舆纪要》卷44朔州:骆城“在州北。汉置骆县,属定襄郡。后汉末废。俗谓之大洛城”。

  • 文莱

    即婆罗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之文莱。《明史·外国列传》:“婆罗,又名文莱。”

  • 参合陉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水经·河水注》: 沃水 “径参合县南,魏因参合陉以即名也。北俗谓之仓鹤陉。道出其中,亦谓之参合口,陉在县之西北,即 《燕书》 所谓太子宝自河还师参合,三军奔溃,即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