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都

中都

①春秋晋邑,后属赵。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年》: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晋平公“执诸中都”。《史记·秦本纪》: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伐取赵中都、西阳”。均此。秦置中都县。

②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四十里。《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即此。《水经·汶水注》:“淀水西南出谓之巨野沟, 又西南径致密城南。《郡国志》曰:须昌县有致密城,古中都也,即夫子所宰之邑也。”

③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魏书·地形志》:州有中都城。《水经·沁水注》:沁水“又东径中都亭南”,即此。

④都名。(1)唐因蒲州为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的交通枢纽,开元九年(721)正月升为河中府,建号中都。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七月罢中都,复改蒲州。(2)唐大中十三年(859),南诏王世隆称帝,改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为中都。(3)亦称高丽中都城。即今吉林集安市。《辽史·地理志》:“桓州,高丽中都城。……高丽王于此创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4)金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故址相当今北京宣武区西部大半。蒙元初名燕京,至元元年(1264)复名中都。四年(1267)改筑新城于旧城东北,遂定都于此,即今北京城的前身。元至元九年(1272)改称大都。(5)蒙古世祖中统三年(1262)于隆兴路(今河北张北县)建行宫,至大元年(1308)建中都于此。四年(1311)废。(6)明洪武二年(1369)以太祖生地临濠府为中都,建中都城。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南。有城三重,外城周30.45公里,中城周7.74公里, 内城周3.7公里。内城墙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为我国古代最华丽的都城建筑之一。七年(1374)改府名凤阳。现中都城仅存遗址。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古邑名。(1)春秋晋邑,战国属赵。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左传》昭公二年(前540年):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谓陈无宇非卿,执诸中都”;《史记·秦本纪》:“伐取赵中都、西阳”。皆即此。一说在今介休市东南。(2)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次丘村西。《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即此。(2)古都名。(1)唐蒲州(即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为东都洛阳与西都长安间交通枢纽,开元九年(721年)置为中都,蒲州改为河中府。同年罢都、府,仍为蒲州。(2)南诏王世隆于公元859年称帝,改国号大理,其国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旧名西京,此时改称中都。(3)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隅。城周三十余里,四面城门各三。皇城位于大城内偏西部,内有宫城。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次年,蒙古攻克中都,仍改称燕京。至元元年(1264年)复称中都。四年,改筑新城于旧城东北,遂定都于此,基本为今北京城的内城。九年改称大都。(4)元至大元年(1308年)于旺兀察都行宫立。在今河北省西北沙城。四年罢。(5)明洪中中武二年(1369年),以太祖生地临濠府(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为中都。

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图

明中都遗址图


猜你喜欢

  • 统漠镇

    又名统幕、土幕、土木。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十五里土木乡。《资治通鉴》: 唐武德六年(623),“高开道所部弘阳、统漠二镇来降”。后讹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古镇名。唐初高开道据怀戎时所置,即今河北省怀来县

  • 溧阳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溧阳县置,属建康路 (后改集庆路)。治所即今江苏溧阳市。明初复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溧阳县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属建康路(后改名集庆路)。十五年升为府,十六年,

  • 南里乡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南。《舆地纪胜》 卷113横州: 南里乡 “在永定县南二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卤泊滩

    一名东滩。又名明水滩。在今陕西富平县东二十里,接蒲城县界。《清一统志·西安府一》:卤薄滩“冬夏不竭,可以煮盐”。《元和志》卷1京兆府富平县:“盐池泽,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周回二十里。”即今卤薄滩。

  • 沧景

    即横海军。唐、五代方镇之一。唐贞元中置。治所在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辖境屡有变动。初领沧、景二州。元和中包有德、棣州。相当今天津市马厂减河以南,运河以东,山东津浦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及博兴县北部

  • 阿尔楚尔

    亦作阿勒楚尔、阿喇楚勒。在帕米尔高原南部。《清史稿·瑚尔起传》:乾隆二十四年(1759),“师自喀喇乌苏逐捕霍集占,至阿尔楚尔。贼设伏两山间,我军张两翼击之,贼败三十里,负山而屯”。今属塔吉克斯坦。

  • 黄悦岭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江宁府一》: 黄悦岭,“明初凿通江淮东葛驿路,为南北孔道”。

  • 武遂津

    西晋、北魏时期易水 (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 流径武遂一段之俗称。《资治通鉴》: 东晋咸康六年 (340),前燕慕容皝率军袭击后赵石虎,“燕兵进破武遂津,入高阳,所至焚掠积聚,略三万余家而去”。遂,

  • 黄墟

    在今河南开封市东。《资治通鉴》: 东晋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前燕下邳王慕容厉 “帅步骑二万逆战于黄墟,厉兵大败,单马奔还”。即此。一说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东晋太和四年(3

  • 来安水

    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南来安河。《寰宇记》卷128永阳县:“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东流至来安邨为名,入扬州六合县。”《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来安水“在县东。源出县北九十里之马岭山,东南流。县治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