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县

临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临州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临县。万历二十三年 (1595) 改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邻接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2978 平方千米。人口57.9万。辖13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泉镇。西汉置临水县,治今县东北,属西河郡。东汉废。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乌突县,乌突郡治。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乌突郡为太和郡,乌突县为太和县;三年废郡,太和县属石州。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改属晋宁军。金改名临水县,属石州。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县为临泉县,属太原府;至元三年(1266年)升为临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州治移于今址。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临县。《郡县释名》山西卷上:临县“在凤凰山之东麓,临湫水河,湫水又名临川河,县名临者以此”。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属汾州府。清因之。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0年分置临南、临北二县。1946年复并为原制。1949年属兴县专区,1952年属榆次专区,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河、湫水河、月境河、清凉寺河流经。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糜子、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盛产红枣。矿产有煤、铁、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大理石、铝土、石英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冶金、焦化、铸造、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忻碛、兴离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黑龙庙、义居寺、善庆寺、正觉寺、毛泽东渡黄河登岸处纪念碑等。


猜你喜欢

  • 十都墟

    即今湖南炎陵县东北三十七里十都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酃县图有十都墟。

  • 二郎场

    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一百八十里二郎镇。《清史稿·骆秉璋传》:同治元年(1862),清军镇压李永和义军,“黄淳熙援顺庆,战于定远,阵斩何国樑,贼大败。追至潼川二郎场,中伏,淳熙阵亡”。即此。

  • 七城山

    在今四川梁平县西。 《舆地纪胜》卷179梁山军引《元和志》:七城山“在县西二十里”。 《方舆纪要》卷69梁山县:七城山“在县西三十里。山有七峰,壁立如城”。

  • 五桂市

    即今湖北孝感市东北三十二里五桂乡。清光绪《孝感县志》卷8《兵事》:同治三年(1864)十月,捻军四次至邑,“踞五桂市”。

  • 林尘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林尘镇。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化州: 林尘在 “州北六十里”。

  • 千人塘

    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钟离县:“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修以溉田。”

  • 芹池

    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芹池乡。清同治《阳城县志》卷4:芹池铺在“县西四十里”。

  • 广南东路

    北宋端拱元年(988)分广南路东部地置,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罗定江、漠阳江以东地区。简称广东。元至元间废入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又作广东路。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分广南路置,

  • 罗家庄

    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东北罗村镇。胶济铁路支线通此。

  • 栗传寨

    在今江西莲花县西南。明初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八年 (1743) 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