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撒土司
元至元十三年(1276)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十四年(1287)置乌撒乌蒙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威宁、赫章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撒土府。清康熙五年(1666)改置威宁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威宁、赫章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乌撒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十四年(1287)置乌撒乌蒙宣慰司。辖境相当今贵州威宁、赫章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乌撒土府。清康熙五年(1666)改置威宁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于乌蛮乌撒部地置乌撒路。十五年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改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威宁、赫章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乌撒府。
①唐武德七年(624)置,治所在勃弄县(今云南弥渡县境)。后废。②元至元十一年(1274)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元郭松年《大理行记》:“张乐进求时,州北龙兴和山忽五色云起,
即霸城门。汉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 东面南头一门。《三辅黄图》 卷1载: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故名青城门,或曰青门”。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南罗秀镇,与平南、容县接界。《明史·地理志》 桂平县: “又南有罗秀土巡检司。”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东北、运江北岸。罗秀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530。因处罗秀河,故名。产稻
明置,属定辽中卫。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南安平街道办事处。《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安平屯城“在辽阳州东六十里,有屯名安平”。相传为晋时安平县旧址。附近有安平山。明代设铁场百户所于此。
在今四川泸县北六十里福集镇南玉蟾山。《明史·猛如虎传》:崇祯十三年(1640),张献忠义军攻占泸州,明监军万元吉“将遣大兵南捣其老巢,而伏兵旁塞玉蟾寺”。即此。
即浙江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属丽水县,置鲍村巡司于此。景泰三年 (1452) 为宣平县治。即今浙江省武义县西南柳城镇。明初置鲍村巡检司于此。景泰三年(1452年)于此析丽水县置宣平县。
即今河南巩义市东北英峪,近荥阳市界。为成皋之关口。《旧五代史·庄宗纪第八》:“帝过罂子谷,道路险狭,每遇卫士执兵仗者,皆善言抚之。”
西魏大统十四年(548)置,即今陕西渭南市西南杜化。《新唐书·路嗣恭传》:恭“转渭南令,主杜化、东阳二驿”,即此。北宋废。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年)在杜化川置,在今陕西省渭南市西南杜化。《新唐书·路嗣
唐武德元年(618)置,属并州。治所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四十五里凌井店村。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山西省盂县西。属并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在今河南叶县南十二里尤潦铺。清同治《叶县志》卷1:牛老陂“即荷蓧丈人止子路宿处。今尤潦铺是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