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镇
①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洛门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巩昌府宁远县图:东有乐善镇。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在四川省武胜县东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善,人口 1510。以乐善堂得名。1949年为乐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普兴乡并入。产油菜籽、蚕茧等。有服装、农机、粮油加工、农具加工等厂。武华公路经此。
①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甘肃武山县东洛门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3巩昌府宁远县图:东有乐善镇。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在四川省武胜县东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乐善,人口 1510。以乐善堂得名。1949年为乐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普兴乡并入。产油菜籽、蚕茧等。有服装、农机、粮油加工、农具加工等厂。武华公路经此。
即今浙江岱山县南部秀山岛。本为兰、秀二山。《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岱山”条:“相近有兰山、秀山。皆可垦田。”清光绪时二岛筑堤相连,故合称兰秀山。
清康熙三年(1664)改三万卫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民国初属奉天辽沈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伪满时于1939年移治孙家台,即今开原市。1988年改为开原市。古旧县名。清康熙三年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寰宇记》卷144京山县:张良山“在县北十里。山有张良走马路。至今不生草木”。《方舆纪要》卷77京山县:张良山在“县北八里。峰峦高峻,草木秀美。峭壁间有一横径,多马迹,俗传子房曾息兵
辽置,治所在开义县 (今辽宁义县东南四十里开州屯)。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与锦县间大凌河流域。金皇统三年 (1143) 废。辽置,治开义县(今辽宁义县南开州屯)。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街子街东南朱家后川。《清一统志·秦州》 “改龙山”条:“其旁为仙人山,亦名仙人崖。有岩突出两山间,其阿如屋。”分东庵、西庵、南庵、珠山和宝盖山等部分。
即西汉之崈高县。西汉武帝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方舆纪要》 卷84登封县: “汉置崇高县于此,属颍川郡。东汉省入阳城县。”
亦作湿坂、湿冻岭。在今四川汶川县南漩口镇东北。《元和志》 卷32汶川县: 湿坂 “在县南一百三十七里。岭上树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尝暂燥,故曰湿坂”。《水经·江水注》: 江水 “至汶山故郡,乃广二百余步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乡。南朝梁、陈间耒阳县迁治骜山口,即此。《清一统志·衡州府二》“竹塔市”条下:“大陂市,在(耒阳)县东北。即故县治也。”
①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属陇右节度使。治所在廓州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天宝初改为宁塞郡。②唐方镇名。光化元年(898)改保塞军置,治所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东)。后改名卫国
一作南称绰火尔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东境。清末并入囊谦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