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林县

云林县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属台湾府。治所在林圮埔(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据连横《台湾通史》:“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则为抚垦之计尔。先是光绪十三年,划嘉义以北之地,经营新邑,择治于林圮埔之云林坪,为郑氏部将林圮埔所辟者,故曰云林,以旌其功。”因县治设于林圮埔之云林坪,故名云林县。光绪十九年(1893)移治斗六,即今云林县治。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县废。1950年复设云林县。


在台湾省本岛中部西侧,西濒台湾海峡。面积 1290.84 平方千米。人口73.8万。辖1市、5镇、14乡。县治斗六市。郑氏治台时属天兴县(后改天兴州)。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属诸罗县。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置斗六门巡检司,五十二年改属嘉义县。光绪十三年(1887年)划嘉义东部、彰化南部始设云林县,属台湾府。因县治林杞埔原名云林坪,故名云林县。光绪十九年县治迁斗六。日占初设云林出张所,属台湾县嘉义厅。1896年改属台中县云林支厅。后一再改制。1920年分属台南州斗六、虎尾、北港三郡。1945年光复后郡改区,属台南县。1950年以斗六、虎尾、北港三区置云林县。地处嘉南平原北部,东部斗六、古坑和林内部分为丘陵、山地。浊水溪、北港溪、虎尾溪流经境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面积为10%。纵贯铁路、高速公路经此。浊水溪上的西螺大桥和中沙大桥为纵贯铁路和高速公路最长的大桥。农产稻、甘薯、甘蔗、花生、水果等。制糖工业发达。设有云林工业专科学校。古迹有北港朝天宫、振文书院、湖山岩寺、拱范宫等。


猜你喜欢

  • 少水

    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南流至河南武陟县境入黄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 ……封少水,以报平阴之役。”即此。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沁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

  • 谷则斡儿朵

    即虎思斡耳朵。西辽国都。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的布拉纳遗址。《元史·曷思麦里传》:曷思麦里“西域谷则斡儿朵人”。即此。

  • 东石桥水

    在今陕西华县东。《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与东石桥水会,故沈水也。水南出马岭山,北流径武平城东。石桥水又径郑城东。水有故石梁,《述征记》曰:郑城东西十四里,各有石梁者也。又北径沈阳城北注于渭。”

  • 寺庄集

    即今河北威县东北寺庄乡。明嘉靖《威县志》卷2:寺庄集“在县东北七十里”。

  • 湟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西都县置,为鄯州治。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取湟水为名。大业初为西平郡治。唐初复为鄯州治。安史乱后,陷于吐蕃,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西都县改置,治今青海省乐都县

  • 南嘉堡

    即今贵州剑河县东南清水江南岸南嘉镇。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13清江通判: “乌孟河源于古州之高阳寨,至鲁里入厅境,至南嘉堡会展牙溪水,流至南孟寨入清水江。”

  • 冠州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升冠氏县置,属中书省。治所即今山东冠县。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冠县。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升冠氏县置,治今山东省冠县。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冠县。直隶中书省。明洪武三

  • 黄堂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6: 黄堂,“ 《郡国志》: 在鸡陂之侧,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

  • 西鄂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鄂城寺。《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西鄂县注:应劭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云”。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废。北魏复置,属南阳郡。北周废。东汉科学家张衡为本县人。古县名

  • 观音堂镇

    ①又名观型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四里凤溪镇。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观音堂镇“昔有杜妪供大士像,香火渐盛,故名”。②即今河南陕县(驻三门峡市湖滨区)东六十八里观音堂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