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原县

五原县

①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属五原郡。治所或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堡子湾古城(一说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沟口古城堡)。《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县之故城也,王莽之填河亭也”。

②北魏建义元年(528)析铜鞮县置,属襄垣郡。治所在今山西沁县境。北齐废。

③西魏改大兴县置,为五原郡治。治所即今陕西定边县。后又改为大兴县。隋复改五原县,大业二年(607)为盐川郡治。唐初为盐州治。北宋废。

④1912年改五原厅置,属山西省。治所隆兴长村(今内蒙古五原县)。1914年属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属内蒙古自治区。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属五原郡。东汉末废。(2)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分乡郡之铜鞮置,治所不详,当在今山西省沁县境。北齐废。(3)北魏置,治今陕西省定边县。北周改大兴县,为五原郡治。隋又改五原县,属盐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二年复置。宋初,地入西夏。(2)今县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属巴彦淖尔市。面积 2569 平方千米。人口28.8万。辖3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兴昌镇。因有龙游原、乞地千原、青岭原、岢岚正原、横槽原环绕县境,因以名五原。古为匈奴牧地。秦为九原郡地。汉置广牧县,属朔方郡。隋置九原县,为五原郡治。唐九原县为丰州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五原厅,寄治包头镇,隶归绥道。1912年改为五原县,治所移至隆兴昌(今五原县城关镇),隶绥远观察使公署,1928年隶绥远省。1942年划出西部置晏江县。1949年隶陕坝专员公署,1954年隶河套行政区,1958年隶巴彦淖尔盟,同年废达拉特后旗并入。2003年属巴彦淖尔市。地处黄河北岸、河套平原中部。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葵花子、甜菜、籽瓜、糜黍等,畜产牛、马、羊、猪。工业有制糖、化肥、玻璃制品、粮油加工、农机修造、建材等厂。包兰铁路、110国道经此。古迹有五分桥古城遗址、广牧古城遗址,纪念地有抗日烈士公墓。


猜你喜欢

  • 鸡鸣城

    ①一名鸡子城。故址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35兴化军《古迹》:鸡子城“在莆田县(按当为仙游县)东北十里。《旧经》云,未详其义”。《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古迹》:鸡子城“在仙游县东咸平里鸡

  • 华封墟

    亦作华丰墟。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南。清道光《遂溪通志》卷4:华封墟在“县东二十里”。

  • 白道口

    即今河南滑县东白道口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白道口,距城四十五里。”

  • 盘湖隘

    即盘湖岭。在今江西南丰县南,接福建建宁县界。《清 一统志 ·建昌府二》 “茱萸隘” 条下:“又盘湖隘,在 (广昌) 县东北八十里。”

  • 乙离骨水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端川之南大川(斜下洞川)。源出赴战岭山脉,东南流入日本海。《金史·高丽传》:“(高丽)遣使来请和,遂使斜葛经正疆界,至乙离骨水、曷懒甸、活祢水, 留之两月。”即此。

  • 孙铁铺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孙铁铺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里店》:孙铁铺店“在县西七十里”。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十日,清军“抵孙铁铺”。

  • 坞乡

    在今山西平陆县西。《资治通鉴》:东汉建安元年(196),“韩暹屯闻喜,胡才、杨奉之坞乡”。即此。又作坞聚。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南缑氏镇西南。东汉建安元年(196年)胡才、杨奉屯军于此。

  • 房连山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1辰溪县 “五城山” 条下: 房连山 “连峰接岫,廉隅峭厉,如房室然”。

  • 牛堡屯

    即今北京市通县南三十里牛堡屯镇。清光绪《通州志》卷1村镇:牛堡屯在“城南三十里”。

  • 长风沙镇

    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安庆市东北五十里长风乡。唐李白《长干行》诗:“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指此。明、清于此置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