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尺道

五尺道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而开筑的一条从蜀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史记·西南夷列传》 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五尺道在郎州。颜师古云,其处险扼,故道才广五尺。如淳云,道广五尺。”五尺道即因道宽五尺而得名。从今四川宜宾市西南行,经高县、筠连,云南盐津、昭通、宣威,南抵曲靖。由此东通当时的夜郎,往西可达滇、昆明。此道为汉武帝时唐蒙所修治的通西南夷道和隋唐时代石门路的前身。


古道路名。北起今四川省宜宾市,南抵今云南省曲靖市。秦灭六国后为加强中原与西南各族间的联系,开筑的一条从今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重要通道。因道宽五尺得名。当即汉唐蒙所开凿的西南夷道和隋、唐石门道的前身。


猜你喜欢

  • 斡朵伦卫

    明永乐十 一年 (1413)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后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斡朵怜万户府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马大屯。后废。

  • 河间国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河间郡置,治所在乐成县 (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辖境相当今河北献县及泊头市等地。东汉初并入信都国,永元二年 (90) 复置。辖境扩大,相当今河北雄县及大清河以南,南运河

  • 天荒荡

    在今江苏金坛市西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金坛县:天荒荡“其上流受长山以南、茅山以东诸水,汇流为荡,俗有十万天荒九万田之语。居民筑堤捍水,引流入于运河,谓之建昌圩。圩田近十万亩,置闸以蓄泄之,为民利

  • 拉脊山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属祁连山脉。近东西走向。平均海拔3500米。《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西宁县: 西南有拉脊山。又称小积石山、拉鸡山、唐述山。在青海省东部西宁市、贵德县间。为日月山东延部分。近东西走

  • 窑圻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三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赵旷川

    在今河北徐水县北。《宋史·河渠志五》:明道二年 (1033),刘平奏: “自边吴淀望赵旷川、长城口,乃契丹出入要害之地。” 即此。

  • 周水子

    在辽宁大连市西北,今为甘井子区驻地。南满铁路旅大支线以此为起点。区片名。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西部。泛指促进路以西、沈大铁路以东、香园路以北、东纬路以南一带。由周水河得名。位于城市边缘地带,是出市区主

  • 诸罗县

    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置,属台湾府。治所在佳里兴堡 (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四十三年 (1704) 移治今台湾嘉义市。乾隆五十二年(1787) 改名嘉义市。古县名。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 埭溪市

    即今浙江湖州市西南棣溪镇。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设巡司于此。

  • 铁岭寨

    在今湖北随州市西。《方舆纪要》卷77随州: 铁岭寨在 “州西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