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州
①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废赤坎戍置,治所在赤坎城(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一说在今泗县西南)。北魏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固镇二县地。隋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夏丘县(今安徽泗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泗县、固镇等县地。贞观八年(634)废。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升赤坎戍置,治赤坎城(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辖境约当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部及泗县、固镇、灵璧等县部分地。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八年(634年)又废。
①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废赤坎戍置,治所在赤坎城(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一说在今泗县西南)。北魏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固镇二县地。隋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夏丘县(今安徽泗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泗县、固镇等县地。贞观八年(634)废。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升赤坎戍置,治赤坎城(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辖境约当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北部及泗县、固镇、灵璧等县部分地。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八年(634年)又废。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左作村(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三十三里石头寨)。清康熙四年 (1665) 改土舍,后属石屏州。嘉庆二十四年(1819) 改属建水州。1913年设行政区。明改七溪部置,治今云南省红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 “港头水” 条下: “又县东五里有蓴湖,春夏水涨,皆流入大江。” 宋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岳阳虽水乡,绝难得蓴菜,惟临湘东蓴湖间有之。”
又称三灵坟。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三陵乡三星村东侧。为唐渤海国时期著名墓葬。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北八里。墓葬为玄武岩条石砌筑而成,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室四壁和甬道两壁上绘彩色壁画,惜已全部
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1961年昌江县迁治于此。1987年改设昌江黎族自治县。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中部、石碌岭北麓、石碌河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85平方千米。人口7.4万,大部分为黎族。镇
在今广东阳春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石窟岩“在县西北百三十里。有上、下二岩,上岩轩敞,陆路可抿雷廉。下岩从水中出,可通小舟,石壁奇绝”。
北齐置,为齐兴郡治。治所在白苟堆(今河南正阳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淮川县。古县名。北齐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以治所白狗堆得名。为齐兴郡治。隋开皇初改名淮川县。
在今阿塞拜疆里海西,靠近库拉河。《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耳打阿”。
1913年改花马池分州置,属甘肃宁夏道。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因境内有盐池故名。1928年属宁夏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与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属吴忠市。面积8366平方千米。人口15.8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南六十六里临淇镇。东魏曾置临淇县于此。民国初设林县县佐驻此。
亦名扬浦,又名沙口堰。在今安徽和县东南十二里,临长江。《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刘繇渡江治曲阿,遣“张英屯当利口, 以拒(袁)术”。《寰宇记》卷124和州:“当利浦在州东十二里。本名扬浦,晋龙骧将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