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介山

介山

①一名介休山、绵山。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史记·晋世家》:春秋时介子推隐居绵山后,“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 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②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汉书·武帝纪》:“朕用事介山,皆有光应。”即此。


(1)即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之绵山。又称介休山。春秋时晋介之推隐居此山,故名。《史记·晋世家》:晋文公偿从亡者,未及介子推,于是“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子推田,号曰介山”。(2)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孤峰山。《汉书·武帝纪》:太初二年(前103年)诏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应。”即此。


猜你喜欢

  • 枫亭镇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五十里枫亭镇。《清一统志 · 兴化府》: 枫亭镇 “唐为枫亭馆,宋改太平驿,元曰枫亭驿,明置巡司,本朝康熙元年筑堡”。在福建省仙游县东南部、枫慈溪两岸。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10万。

  • 宣德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后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于原宣宁县故地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后废。

  • 裴家冈镇

    即今安徽庐江县东南裴岗乡。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裴家冈镇在 “县东二十里”。

  • 红卜苴

    在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南红格乡。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红卜苴土百户。

  • 乱柳

    在今山西沁县南十里段柳村。《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周德威等退屯乱柳”。《宋史·地理志》 威胜军:“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在今山西省沁县。《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

  • 义井河

    ①又名白洋河。即今山东栖霞县、烟台市境之白洋河。《明史·地理志》 福山县:“西南有义井河,北入海。”其上源曰大河。栖霞县“南有翠屏山,大河出焉,即义井河之上源”。②在今湖北麻城市东百里。《方舆纪要》卷

  • 继贤桥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方舆纪要》 卷97崇安县: 继贤桥 “在县城南。宋建,跨崇溪上。本名昼锦桥,又名忠精桥,亦曰青云桥。后圯,屡经改置”。

  • 杨梅坜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杨梅镇。清设杨梅坜汛,有把总驻守。日本占领期间设杨梅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杨梅镇。据郭薰风主修《桃园县志》说:“以附近多杨梅树,中央有一大坜谷,故名。”

  • 康家寨

    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清一统志·西宁府二》: 康家寨 “在贵德厅东一百七十里,逼近番夷。本朝雍正五年设千总防守。城周一百二十丈,乾隆五年筑”。

  • 宣府右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二十八年 (1395) 改为宣府护卫。建文四年 (1402) 复置,移治定州 (今定州市)。宣德五年 (1430) 还治今宣化县,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