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城郡
①即五城郡。一名仵城郡。北魏置,治所在五城县(今山西吉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②即仵城郡。南朝梁置,属楚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北。《隋书·地理志》 汝南郡城阳县:“又梁置伍城郡,后齐废。”
③亦作五城郡。南朝梁置,属新州。治所在伍城县(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辖境相当今四川中江县地。北周改为玄武郡。
④北齐合并五城、泰宁等七郡置,为义州治。治所在伍城县(今河南卫辉市)。北周废。
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改汲郡置,治伍城县(今河南卫辉市)。北周废。
①即五城郡。一名仵城郡。北魏置,治所在五城县(今山西吉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②即仵城郡。南朝梁置,属楚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北。《隋书·地理志》 汝南郡城阳县:“又梁置伍城郡,后齐废。”
③亦作五城郡。南朝梁置,属新州。治所在伍城县(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辖境相当今四川中江县地。北周改为玄武郡。
④北齐合并五城、泰宁等七郡置,为义州治。治所在伍城县(今河南卫辉市)。北周废。
东魏兴和二年(540年)改汲郡置,治伍城县(今河南卫辉市)。北周废。
①又名狗山。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西。《清一统志· 广平府二》: 狗山 “今名娄山”。②在今山西洪洞县西。《方舆纪要》 卷41洪洞县: 娄山 “在县西三十里,北接赵城县之罗定镇”。③一名大楼山。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北胡。东汉改为安城侯国。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改宣宁府置,治所在宣德县 (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万全、阳原、蔚县、涞源及山西广灵、灵丘等县地。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为顺宁府。蒙古中统四年(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东岸小沔镇。民国《合川县志》卷2:小沔溪水“至小沔溪场,场故为华银山以下内外山煤贩售货处, 日有煤船十数停泊,今稍衰矣。溪水沿场西横过入渠江”。
故地一般以为在今非洲索马里北部亚丁湾南岸之拍培拉附近。为古代东西方交通线上之重要港口。《新唐书·西域传》: 大食 “海中有拨拔力种,无所附属。……数为大食所破略”。
在今台湾省花莲县西,与南投县交界处。为中央山脉中段高峰。海拔3261米。《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 北有 “能高山”。在台湾省本岛东部,花莲、南投两县交界处。中央山脉中段高峰。海拔3261米。为浊水
在今四川阆中市。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引《侯鲭录》云:“阆州有三雅池。昔有人于此池得三铜器。状如杯盏,上各有篆字。一曰伯雅,二曰仲雅,三曰季雅。”清道光《保宁府志》卷15:“按魏文《典论》:‘刘
即今广东曲江县南大坑口镇。粤汉铁路经此。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英德县北有大坑口汛。
无大德元年(1297)改庆远路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在宜山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忻城、河池、南丹、东兰、天峨、凤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明洪武三年(
亦名含口。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水经·涑水注》: 洮水 “东径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