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会宁县

会宁县

①隋大业六年(610)改允吾县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唐武德三年(620)改为广武县。

②唐武德二年(619)改凉川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贞观八年(634)为粟州治。同年复为会州治。后废。

③金初置,为会宁府治。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后废。

④明洪武十年(1377)降会宁州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会宁县。民国初属甘肃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36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此。


(1)古县名。(1)隋大业六年(610年)以允吾县改置,治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唐武德三年(620年)改为广武县。(2)唐武德二年以凉川县改置,治今甘肃省靖远县。属西会州。后废。(3)金初置,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为会宁州治。后为会宁府治。元废。(2)今县名。在甘肃省中部、祖厉河上游,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邻。属白银市。面积 6439 平方千米。人口58万。辖4镇、29乡。县人民政府驻会师镇。西魏置会宁县,为会州治。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改会州为会宁州。明洪武初降会宁州为会宁县。1913年后属兰山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定西专区。1985年改属白银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中部。南部华家岭是渭河与祖厉河的分水岭。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糜谷、马铃薯、豆类、胡麻。特产黑瓜子、二毛滩羊皮。工业以化工、建材、轻纺、食品加工为主。312、309国道和靖天、郭巉公路经此。古迹有牛门洞马家窑文化遗址。旱塬秀峰铁木山,是甘肃中部佛道教活动场所和著名游憩地。纪念地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楼、纪念塔。


猜你喜欢

  • 安化军

    五代方镇名。南唐置,治所在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即安化节度使。南唐置,治饶州(今江西鄱阳县)。北宋初废。

  • 怀宫

    在今河南泌阳县城。《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八月,“癸丑,祠高祖、太宗、世宗于怀宫”。即此。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城。《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年)祠高祖、太宗于怀宫,即此。

  • 杨家滩市

    即今湖南涟源市东南三十六里杨家滩镇。旧属湘乡县。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湘乡县图:县西南有杨家滩市。

  • 呵罗单国

    亦作诃罗单或诃罗旦。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太平御览》 卷787引 《元嘉起居注》曰: “阁婆洲呵罗单国王毗沙跋摩遣使奉献。” 据 《宋书·夷蛮列传》 载,公元430—452年 (南朝宋元嘉七年至

  • 醁泉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北。 《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醁泉在县 (今兴宁镇) 东北四十里。其水清冽甘美,酿酒极佳。即程水正源也。昔置官酿于此,名曰酒官水。其酒亦曰程酒,献同酃酒。”

  • 春堆

    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南三十八里。清 《西藏图考》 卷3: “巴浪迤逦而进,过大桥路坦,七十里至春堆,一作春磊。” 藏语意为集市。为日喀则赴拉萨之要路。

  • 色威县

    亦名达威。在今四川色达县。民国《道孚县图志》:“色达一名色他,分上中下三色达。……(宣统三年)边务大臣赵尔丰遴员勘查,改为色威县,适逢鼎革,未果。”

  • 笙渎

    即生窦。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菏泽市北二十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杀子纠于笙渎。” 《集解》: “贾逵曰: 鲁地句渎也。”

  • 陈岩

    即今福建莆田市西北九华山。《方舆胜览》卷13兴化军:陈岩“在城北十里。古有陈姓者隐此山。上有石洞,广可数丈。旁有巨人迹、石茶灶、石棋枰”。

  • 洪关

    亦名鸿关。在今河南灵宝市南。《宋书·柳元景传》: 元嘉二十九年 (452),北伐 “元景至洪关”。即此。《水经·河水注》: 门水 “东北历峡谓之鸿关水,水东有城,即关亭也。水西有堡,谓之鸿关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