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汗县

余汗县

又作余干县。西汉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后徙治今余干县。《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余汗注:“应劭曰,汗音干。”三国吴改属鄱阳郡。南朝宋改为余干。《元和志》卷28饶州:余干县“汉余汗县,淮南王云, 田于余汗是也。县因余汉水为名。隋开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余干”。《清一统志·饶州府二》 及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指出:“宋、齐志已均作余干”,认为“隋开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余干”之说当是后人追改。


古县名。秦置(一说西汉置)余干县,治今江西省余干县东北,属九江郡。西汉作余汗(音干),移治今余干县,属豫章郡。三国吴属鄱阳郡。南朝宋复改名余干县。齐又改为余汗县,仍属鄱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复名余干县。


猜你喜欢

  • 青龙海

    即青海子。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青海湖。《清一统志 · 大理府》: 青龙海子 “在云南县东南十里。其地有金龙山,水出其下,一名青海子”。

  • 绥安郡

    ①西晋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寻改为县。南朝宋废。②东晋隆安五年 (401) 桓玄桥置,属荆州。治所在绥安县 (今湖北荆门市西)。后徙治今湖北洪湖市西北 (原沔阳县西南)。《资治通鉴》: 东晋隆安

  • 河上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临黄县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大业初省。

  • 会宁县

    ①隋大业六年(610)改允吾县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唐武德三年(620)改为广武县。②唐武德二年(619)改凉川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贞观八年(634)为粟州治。同年复为会州

  • 龙亢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治所在龙亢城(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镇)。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部分地。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龙亢城(今安徽怀远县西北龙亢,东魏置龙亢县)。辖境相当今安徽

  • 尼牙拉木宗城

    即聂拉木。今西藏聂拉木县。《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尼牙拉木宗城“在日喀则城西南七百八十里”。

  • 清溪源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清溪源,“ 《县志》: 县界凡十有二源,皆瑶所居。如清溪、古凋,在县西七十里; 扶灵、勾蓝,在县西南四十里; 埠陵,在县西北四十里; 高泽,在县西三十五里。

  • 赵城县

    隋义宁元年 (617) 置,属霍山郡。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东北。唐属晋州,麟德初移治今赵城镇。《元和志》 卷12赵城县: “因故赵城为名。”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丰三年 (1080)

  • 梅子八关

    元代在今湖北长阳、五峰二土家族自治县境清江两岸八个关的总称。《方舆纪要》 卷78长阳县 “渔洋关” 条下: “ 《志》 云,县境旧有梅子八关,四临江南,四临江北。元时置以备峒蛮。明改为二巡司。”

  • 小桃源

    在今四川简阳市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小桃源“在郡治望湖楼东,天水相接,放目无际,遥见云顶,耸翠半空,为西州第一。以桃花最多,故以小桃源扁之。又叠石作武陵洞口之状,迥然与尘寰相隔矣”。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