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坞
即濡须坞。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清光绪 《含山县志》: 濡须坞在 “县西南七十里。一名偃月坞。汉建安十六年孙权所筑。今名天河,即栅江也”。
即濡须坞。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清光绪 《含山县志》: 濡须坞在 “县西南七十里。一名偃月坞。汉建安十六年孙权所筑。今名天河,即栅江也”。
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明史·西域传》:“赞善王者,灵藏僧也。”
西汉武帝时园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南。《汉书·元后传》: “夏游御宿、鄠、杜之间。” 又 《扬雄传》: “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 《三辅黄图》 卷4: “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
在今湖北省保康县东南三十里黄堡镇。清置汛,有外委驻防。
即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 高村镇 “旧有巡司,元末废,洪武四年复置,十二年革”。
即大莋县。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
即今浙江温岭县西北三十里大溪镇。明嘉靖《太平县志》图:县西北有大溪。
①在今安徽含山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龙洞山”条下:“太湖山在县南七十里。旧有湖,岁久湮废。山奇峰十余,削立秀挺,状如列戟。”②又作大湖山。在今福建闽清县东。《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太湖
亦名高明砦。即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明城镇。《明史·地理志》 高明县: “本高要县高明镇巡检司,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改为县。”(1)在江苏省如皋市西部、拉马河两岸。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新风公园内。始建于晋泰始至泰康年间。隋开皇间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先后来长安传授密宗住此。唐时为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后屡经重修。宋敏求《长安志》卷7:“大兴善寺
在清外蒙古车臣汗部境。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上游之北的巴彦乌兰山。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9:车臣汗右翼中前旗“北至巴颜乌兰山”。康熙二十九年(1690),侍郎温达奏:“噶尔丹令奈冲鄂木布, 卜行师,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