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州

光州

①北魏皇兴四年(470)分青州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元和志》卷11莱州:“取界内光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隋开皇五年(585)改为莱州。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隋大业初改弋阳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光州,治所在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县),太极元年(712)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光山、新县、固始、商城等县及安微金寨县西部地。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改为蒋州, 三十二年(1162)复为光州。元属汝宁府。明洪武初省定城县入光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光州直隶州。1913年改为潢川县。


(1)北魏皇兴四年(470年)置,治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因境内有光水,故名。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以东地区。隋开皇五年(585年,一作二年)改名莱州。(2)南朝梁置,治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唐太极元年(712年)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淮河以南、竹竿河以东地。明辖境扩大至今息县。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改为潢川县。因濒淮河上游,自古为南北兵争之地。南宋在此置榷场,与金贸易。


猜你喜欢

  • 芙蓉山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四十里芙蓉镇。《隋书·地理志》:永嘉郡永嘉县“有芙蓉山”。《寰宇记》卷99温州乐清县:芙蓉山“西南上三峰有四耸石,并高三四尺,森然如芙蓉,红赤相映,因以为名”。②在今浙江临海市东。

  • 法雨寺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中部。创建于明万历八年 (1580)。《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法雨寺 “在定海县补陀山。明建,初名海潮寺,本朝康熙二十八年重建,赐今额”。

  • 白驹场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白驹镇。旧属兴化县,产盐。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故里。《明史·河渠志六》:万历二十三年(1595),总河尚书杨一魁言:“黄水倒灌,正以海口为阻。分黄工就,则石口

  • 姑射山

    ①即藐姑射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山海经·东次二经》: “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②在今山西河津市。元皇庆初,河津县徙治姑射山麓,即此。古山名。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姑射

  • 平定山

    又名太平山、平顶山、品字山。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民国《兴京县志》卷10:平定山“亦名品字山。以其极巅有水池三眼得名”。峰峦叠嶂,峭壁嶙峋,林谷清幽,为境内名胜。

  • 云中宫

    北魏旧都盛乐故宫。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魏书·太宗纪》:“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长子也,母曰刘贵人,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即此。《水经·河水注》:“白渠水又西径魏云中宫南。《魏土地记》曰

  • 司吾山

    亦作㟃峿山、司镇山。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为马陵山支脉。《水经·沭水注》:横沟水“水发渎右,东入沭之故渎,又南暨于遏。其水西南流,径司吾山东,又径司吾县故城西”。

  • 桂阳山

    ①又名铅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南。《寰宇记》 卷107信州铅山县: 铅山 “在县 (治今永平镇)西北七里,又名桂阳山”。唐时产铅,贞元元年(785) 置永平监,主持开采。②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五十里。《新唐

  • 调风市

    即今广东雷州市东南八十二里调风镇。明万历 《雷州府志》 卷4海康县: 调风墟在 “县东”。清光绪 《广东舆地图说》 卷8海康县: 调��社 “往来大道有调风墟”。

  • 三隘营

    又名三阨营。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永宁州:牛河营“其西为三隘营,皆僮贼屯据处也。弘治五年,官兵讨古田贼覃万贤等,至三阨,为贼所袭,官兵大败”。隘又作阨。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