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兖州

兖州

①古 “九州” 之一。《尚书·禹贡》: “济、河惟兖州。” 《尔雅、释地》: “济、河间曰兖州。” 《周礼·职方》: “河东曰兖州。” 济指黄河以南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至今山东利津南入海的古济水,河指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至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的古黄河。据汉刘熙 《释名》: 兖州 “取兖水以为名”。兖水又作沇水,即济水。

②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西南部及河南东部地区,北至茌平、莱芜,东至沂水流域,东南至莒县、平邑、兖州、鱼台、单县,南至鹿邑、淮阳、扶沟等市县,西南至开封、濮阳等地。东汉时治所在昌邑县 (今山东巨野县东南)。魏晋时移治廪丘 (今山东郓城县西六十四里),辖境逐渐缩小。南朝宋移治瑕丘城 (隋置瑕丘县,即今山东兖州市)。隋大业二年 (606) 改为鲁州,唐武德五年 (622) 复为兖州。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曲阜、泰安、莱芜、汶上、宁阳、泗水、邹城等市县地。宋代兖州治所在瑕县 (金改嵫阳县,即今兖州市)。明洪武十八年 (1385) 改为兖州府。

③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仓垣城 (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晋书·地理志》: 前秦苻坚灭燕后,置 “兖州刺史镇仓垣”。东晋义熙末废。

④南燕置,治梁父 (今山东新泰市西羊祜城)。《晋书·地理志》: 南燕慕容德以 “兖州刺史镇梁父”。

⑤后燕置,初治东阿 (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后治滑台 (即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十六国疆域志》 卷12: “ 《后燕录》: 建兴二年,垂以慕容楷为兖州刺史,镇东阿。”

⑥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 侨置,治所在淮阴县(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南齐改名北兖州。

⑦北魏天兴中置,治所在滑台 (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后改为东郡。隋开皇间又先后改置杞州、滑州。大业二年 (606) 复改滑州为兖州。三年(607) 又改为东郡。


(1)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周礼·职方》:“河东曰兖州。”《尔雅·释地》:“济、河间曰兖州。”济指自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分黄河东北流至今山东省利津县南入海之古济水,河指自今河南省武陟县东北流至今河北省沧县东北入海之古黄河。兖州即指济水与河水之间地区。(2)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东省西南部:北至茌平、济南、莱芜,东至沂河流域,东南以莒县、平邑并泗水东岸为界,及河南省东部:南乐、濮阳、延津、开封、尉氏以东,扶沟、淮阳、鹿邑以北地区。东汉治昌邑县(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其后屡有迁移,辖境逐渐缩小。南朝宋移治瑕丘城(隋改置县,北宋改瑕县,金改嵫阳县,即今山东兖州市)。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升为府。(3)东晋咸和中侨置,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名南兖州。(4)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侨置,治淮阴县(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西南)。南朝齐改名北兖州。


猜你喜欢

  • 飞乌山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元和志》卷33飞乌县:飞乌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县以山名。《寰宇记》卷82飞乌县:“大飞乌山高二里,周回二里。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周回二里。又山在县东,重峦峻削,二山相

  • 安居郡

    北周置,属普州。治所在柔刚县(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六十里安居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遂宁市西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置,治柔刚县(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安居镇)。辖境约当今四川省资阳、遂宁等市地。隋开皇

  • 苏村市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苏村。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玉山县有苏村。

  • 阳堌集

    即今河南杞县北三十四里阳堌乡。清乾隆《杞县志》卷4:阳堌社(驻地阳堌集)“距城三十五里”。

  • 马祖岩

    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马祖岩“在安仁县(治今锦江镇)南六十里。四面壁立, 仰观有隙如线。上有瀑泉飞下十余丈,岩间禅舍极幽邃。相传马祖道一于此卓锡”。

  • 落都城

    一作乐都城。即今青海乐都县。《汉书·赵充国传》: 西汉神爵元年 (前61),赵充国攻先零羌,“夜引兵上至落都”。即此。

  • 太和山

    ①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汝水经其下。山有太和谷。北魏置太和城,盖以山名。②即武当山。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水经·沔水注》:武当山“一曰太和山”。《元和志》卷21武当县:武当山“一名太和山,在县南八十里

  • 伊犁九城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至四十五年(1780)间在今新疆伊犁河北、塔勒奇山以南地区所建九城的合称。即惠远城(今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惠宁城(地名巴彦岱,今伊宁市西北巴彦岱乡)、绥定城(地名乌哈尔

  • 东塍市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北三十六里东塍镇。民国《临海县志》卷4:乡市有东塍市。宋嘉定《赤城志》作东陈市。

  • 绰那苏尔马拉山

    在今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清一统志 ·青海厄鲁特》: 绰那苏尔马拉山“其山高大,多野兽,亦西倾山之支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