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池口河。即今安徽贵池市西秋浦河。《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池口河“一名杜坞河。《志》云,城西四里有杜坞山,以唐杜牧尝游此而名,河流经其下也”。
①今江苏连云港市南四十里新坝乡。为往来冲要。明嘉靖十六年 (1537) 移东海巡司于此。②即今江苏扬中市西北新坝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丹徒县图: 东北有新坝。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扬中县
在今安徽望江县北。《方舆纪要》卷26望江县:西圩在“县东北六十里。周三十余里。堤长三千九百七十余丈,高二丈。圩中田三万七千余亩。《志》云:孙吴时屯皖口,得谷数万余,即此圩也”。
明弘治十四年(1501)置,属磁州。在今河北邯郸市南三十里。明置车骑关巡司。《方舆纪要》卷49磁州:车骑关“在州北三十里。路通直隶邯郸县, 自邺趣河北,车骑往来,往往取道于此,因名”。
又作黄蘖山。在今江西新干县西。《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黄檗山 “在县南 (西) 二十里。唐权载之有 《黄檗馆遇雨》 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黄蘖山 “在县西二十里,临江。县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里。《水经·洛水注》:“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南四十里白桥镇。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和县南白桥。宋置。
又作瑗。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晋赵鞅攻齐国,“取犁及辕”。即此。杜注: “辕即瑗。”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左传》哀公十年(前485年)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长江中。初本无滩。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黄官漕山因雨崩裂,土石陨江中,与江中石梁相逼,形成巨滩。舟行其下,往往覆没。后屡经凿治,始稍平易。
明洪武二年(1369)置,属寿阳县。在今山西寿阳县东二十里芹泉村。清改属盂县,有巡司驻此。